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榆中县> 正文

培育文明乡风 趟出幸福道路

2023-05-04 08:40:09 智能朗读:

俯瞰张家寺村

从七里河文化宫出发,向南沿省道104线行驶33公里,榆中县马坡乡张家寺村就到了。漫步在村里,放眼望去,蓝天之下绿野之上,动物在悠闲觅食。潺潺的河水边,漫山遍野的野花开始绽放,水清岸绿河畅的景观令人心旷神怡,位于河道侧边的多家农家乐,忙碌地招呼着三五成群的游客。据了解,近年来张家寺村依托常年雨量充沛、气候凉爽的自然禀赋和得天独厚的天然风貌,大力推广“共享农庄”模式,以农家饭庄、自助烧烤农家小院、爱心养老院、民宿等田园农耕生活,打造休闲纳凉的“天然氧吧”,撬开了农户致富新思路。尤其是近年来,张家寺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助力乡风民风更加淳厚朴实,乡村产业发展全面迸发……

“党建+产业” 趟出幸福路

侯言华以前是该村的建档立卡户,家里收入主要靠丈夫外出打工,自己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10年前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侯言华利用自家的院落开了农家乐,自此,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丈夫也从外地回来打理生意。“除了刚刚过去的这3年,每年有6至7万元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了,2016年我就主动退出建档立卡户。”侯言华告诉记者。

据了解,家庭农场是张家寺村依托区位优势及气候特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张家寺距离兰州仅33公里,地处马啣山脚下,海拔高2700米左右,夏天凉爽宜人,如何让兰州市民在这里驻足避暑游览,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发展旅游经济。”张家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彩霞说,在张家寺村,有意愿的市民可以在张家寺承包一块地,说出自己想种植的蔬菜,村上将会派专人打理,承包者也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随时来农场进行施肥、浇水等生产经营活动,当然,如果想小住一段时间,村里有独门独户的农家乐,吃着自己亲手种的菜,住着清新可人的农家小院。

通过整合资源,张家寺村近年来按照“支部领路、产业铺路,党员带路”的思路,推动支部建在产业链、能人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依托自然禀赋,组织成立幸福农家旅游服务公司,建成12家农家乐、2家农家客栈,鼓励农户自主创新、培育特色,趟出幸福新生活。不仅如此,张家寺村近年来大力提升主导产业水平,全村以种植蔬菜和中药材为主,中药材种类有当归、党参、柴胡等,蔬菜种类有百合、西兰花、胡萝卜、莲花菜、青菜、菜花等。现蔬菜种植面积45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600亩,实现劳务输转超过500人次。

“实践+文明” 培育乡风民风

今年75岁的王定举是该村的五保户,2016年村里危房改造后,易地搬迁进了新家。45平米的房间让王定举心里暖暖的,院子里种着的蔬菜和花草也让他的晚年生活多了一些乐趣。“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也不敢想有生之年还能住进这样的好房子,有国家养我,不愁吃不愁穿,真的很知足。”王定举激动地说。

“以前的张家寺村是马坡乡倒数第一的村,没有哪个干部愿意来,如今,张家寺发生了巨变,这让很多邻村的人都羡慕。”老的村支书记裴万喜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两年,张家寺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全面结合、相互促进,正努力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宜居文明村落。

建立的“振兴课堂”讲透了美好愿景,依托乡土人才建立志愿服务分队,每月组织开展的“乡村振兴大课堂”,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讲技能,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由“进村”向“入户”深化,由“见人”向“走心”深化。

打造的“爱心超市”从商品种类上看,与一般超市并无二致,但和其他超市不同,这里的物品主要靠帮扶单位、爱心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让村里百姓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

在全村推送的“关爱服务”传递着爱心孝心。为老驿站每年通过定期免费为村五保户提供“爱心宴”,让孝亲敬老成为凝聚亲情、传递爱心的桥梁和纽带。

“张家寺村是近年来马坡乡发展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最足、基层组织最强的村之一,村党支部始终站在引领发展的最前沿,演绎着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小村大道’。”4月26日,马坡乡党委书记丁春平告诉记者,该村从2015年被列为市级美丽乡村以来,先后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县级小康村、省委党校扶贫开发教育实践基地,荣获全省抓党建促脱贫基层党组织称号。

张家寺,这个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正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笔,绘就百姓幸福美好生活。

■亲历者说

贫困户王定清——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家里有5口人,以前生活很是困难。”说起当下的收入情况时,村民王定清为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卖菜收入外,现在他当交通协管员,一年有1.2万元的收入;护林员每年8000元;社长收入为每年7800元,再加上低保(二类),帮村里清运垃圾,一年收入将近4万元。他说:“日子比过去好多了,我打心眼里感谢政府的关怀。”

■村里的故事

一场孝善宴洋溢着“家”的味道

4月25日,记者在张家寺村采访,说起去年“重阳节”时村上举办的孝善宴,86岁高龄的王邦禧竖起大拇指,连连赞叹。他说,至今还沉浸在开心中。

去年“重阳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倡导了孝老爱亲的价值理念,张家寺村为80岁以上老人送上暖心孝善宴。当日,孝善宴办得热闹温馨,老人们开怀大笑。

“说实话,现在党的政策够好了。乡党委、乡政府和工作队把心思花在我们身上,我很满意,也很知足,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80岁的王邦律说。

“说实在的,一顿看似普通的孝善宴,洋溢着“家”的味道、“家”的温馨,就是让村里老人感受到老有所盼、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张家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彩霞说。

策划:柴希中 艾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文/图

责任编辑:张军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