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每日要闻> 正文

今年来,我市坚定推进“兰白两区”创新发展,支撑兰西城市群创新合作,持续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引领带动更多企业走上创新发展路径—— 每一次创新驱动 兰州就多一分精彩

2021-12-06 08:29:50 智能朗读:

工作人员加工设备

“2001年,海默科技产品走进阿曼,由此打开国门。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占国内市场的60%以上,在国际市场占第三、第四,是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国品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11月30日,兰州海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吴曼丽如是说。

企业盛赞

兰州创新创业环境

当日,记者在兰州海默科技(集团)生产车间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娴熟有序地加工各种设备,包装外运水下多相流量计等产品,一派安全生产、有序操作的生产场景。

海默科技以多相计量技术发明起家,始创于1994年,拥有多相计量系列产品,已成为国际多相流量计前三名供应商之一,国内龙头企业。20多年来,海默科技由名不见经传到名扬天下,由默默耕耘到傲视群雄,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卓越代表。在此期间,除企业自立自强,励精图治的创新创业外,还离不开地方政府情系企业,大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提升企业创业服务能力的一系列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举措,使以海默科技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异军突起,并成为科技赋能兰州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作为跻身国际前三名多相流计量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的海默科技拥有旺盛的技术研发能力。“十三五”期间,海默科技(集团)承担的2个国家科技项目,不仅打破了国外市场的垄断地位,还确保了国内油气产业对高端装备制造、核心技术自主化的需求,以及油气产量的稳产上产。

据介绍,海默科技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厚爱和支持。近5年来,兰州市科技局先后2次投入科技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极大地促成了产品在短时间得到研发,并推向市场。同时,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地方政府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促进企业迸发创新创业活力的鲜明态度。

科技创新赋能兰州经济发展

从海默科技的成长中,我们看到的不仅只是一个企业创新创业的发展之路,更是兰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优化创新支撑体系,创新创业环境,致力于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发展脉络。

兰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而使兰州市先后获批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兰州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近3年连续成为全国15个创新策源地城市之一。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创业环境全面优化。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全市发展的第一动力,相继制定出台了《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全面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政策和文件。

特别是2017年《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出台后,已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扶持资金5.94亿元,为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减免技术转让等税收金额14.36亿元。

打造创新示范高地,试验示范水平持续增强。统筹推进兰州自创区和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了自创区“1+4+7”创新政策和措施,实施“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19个,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科技服务业试点等国家级牌子13个。2020年,兰州自创区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均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市生产总值的近三分之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激发创新活力。重新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发展产业为目标的全创新链的科技计划体系,连续5年实施了“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全面推进“三评制度”改革,优化研发资助和后补助机制,组建了科技项目库、专家库,建立了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服务事项登记办理时限由10天压缩为3天;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服务对象“零跑次”,业务办理承诺时限由20天压缩为8天。

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坚持纵横联动和机制创新双管齐下,大力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新组建了兰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立了在兰高校院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企业建成研发机构45家、在高校院所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71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45家(国家级12家),培育众创空间118家(国家备案25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与省科技厅共建了兰州科技大市场,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兰州市科技成果博览会、承办了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65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达到了48家,评价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了419家。组建了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累计投放资金8.307亿元。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为63.92亿元,投入强度达2.25%,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创新和创业并进、个人和团队并重”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30万大学生留兰就业创业计划,连续6年设立“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专项”,举办了3届兰州市“活力金城”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开展了兰州市重点人才项目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揭榜挂帅”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支持项目650多项,引进高端人才2000多人。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科技项目效益日益凸显。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推进重点关键技术难题不断突破。研发的中空纤维纳滤膜等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重离子加速器治疗肿瘤等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突破了非洲猪瘟疫苗技术、口蹄疫疫苗占全国市场份额达60%,完成了“五肽全库”建设,建成国内唯一的PDC抗癌创新平台,研制的月球样品密封封装子系统、月球样品解封分装操作台等技术为探月新征程贡献兰州力量,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5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交通基础骨架基本形成。

深化科技协同创新,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突破。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扩大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在美国建成了兰州科技创新(硅谷)工作站,建立了专家库;正在与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筹建兰州科技创新(莫斯科)工作站。与南宁、武汉、青岛、西宁、广州签订了科技交流合作框架协议,认定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0家和示范单位12家,组织实施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64个,引进外国专家178人(次)。

经过不懈的努力,兰州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8%、60.4%,较2016年分别增长16.5和7.3个百分点。创新主体快速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五年翻了两番多,占全省总数的53%;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占全省总数的46%;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别占到了全省总数的47%、48%。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2020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81.5亿元,占全省成交总额的35%。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增速达到了22%。创新环境明显改善,重新构建了全创新链的科技计划体系,推进了科研诚信体系,出台了一系列科技管理办法;兰州科博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承办的中国创新挑战赛(兰州)现场赛成了全国的样板赛事。

高水平建设“兰白两区”

《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我省立足区位优势、科技资源、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区域创新发展路径,打造特色区域创新发展高地。具体来说,要以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带、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兰州-西宁城市群、现代产业创新集群、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人才、资本、技术与信息等创新要素聚集,系统打造一批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带动全省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

毫无疑问,《规划》为兰州推进创新策源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政策契机。“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坚定推进“兰白两区”创新发展。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创新策源地,构建定位清晰、政策叠加、优势互补、特色鲜明、错位有序的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聚焦主导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应用型科研成果,引领和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自创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东西区域合作层次,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共建,引领带动创新要素聚集,着力打造全市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创新示范高地。加快推进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园、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兰州科技创新园等项目建设。

提升兰州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我市将把建设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功能定位通盘布局、科学谋划,搭建优势学科带动区域特色产业链条发展体系,逐步形成以核科学、生态学和空间科学为主导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发展布局,不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持续推进甘肃省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努力建成集新元素合成基础研究、同位素产生技术研发、关键装备集成、核技术产业示范为一体的全链条国际一流实验室,实现国内新元素合成领域“0”的突破。持续推进干旱生境作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和人才培养,着力解决西部干旱地区作物品质提升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支持在兰高校院所在建设发展“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干旱气候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面构建绿色制造创新体系

我市将以提升制造过程中绿色化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制造创新体系,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创新资源,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绿色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研发推广一批适合我市行业特色的先进技术和装备,着力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强化科技创新对绿色制造的支撑作用。工业领域围绕绿色节能降耗,支持长城紫晶西北运营中心暨蓝光光盘生产线和大数据存储系统生产线项目建设等产业化项目建设。农业领域围绕绿色提质增效,支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作物绿色丰产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等产业化项目建设。新材料领域围绕绿色技术创新,支持甘肃电器装备集团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退役锂电池电解液回收及高值化再利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面向精细化学品绿色生产的新型催化材料研究与开发”等产业化项目建设。社会发展领域围绕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陇药的立体化绿色戒毒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兰州理工大学“黄河流域兰州端滑(边)坡灾害防控新技术转化及工程示范”等产业化项目建设。

提升创新主体创新能力

我市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双提升”,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共建科研平台、共促科研创新、共享科研成果。依托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兰州三磊电子有限公司等培育航空航天创新集群。依托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等培育生物医药创新集群。依托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培育新材料创新集群。依托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创新集群。依托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培育新能源创新集群。依托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甘肃建投钢结构有限公司等培育绿色建筑创新集群。依托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奇正生态健康有限公司等培育现代农业创新集群。

系统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环境

我市将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构建扶持和推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栖息共生的政策生态体系。加强与“国防七子”等高校院所以及上海、北京、广州、西宁等城市合作交流,深化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交流、科技金融等机制。推进兰州科技创新(硅谷)工作站对外交流与合作,建成兰州科技创新(莫斯科)工作站。活跃技术市场,拓展提升兰州科技大市场、兰州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创新服务和桥梁作用。办好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创新挑战赛兰州现场赛、重大技术需求“揭榜挂帅”等活动。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军营等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厚植创新精神。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加强科研伦理建设,建立创新尽职免责机制,营造人人崇尚创新、参与创新、支持创新、推动创新的开放包容创新生态。

加大科技人才培育引进力度

我市将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兰州市产业结构和重点产业发展,依托在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基地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载体,组织实施兰州市创新创业人才专项,举办“活力金城”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打造高端人才交流平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支持海外人才利用高新技术研发成果、专利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或以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对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做好市级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建设工作,大力培育省级及国家级引智基地和示范单位。制定“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服务措施”,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办理流程,为外国人才来兰工作提供便利。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在兰高校、科研院所现有人才作用,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