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正文

大雅韵声醉春天,地生芬芳绽华章 ——读张海明先生诗集《大地》

2023-04-23 07:15:51 智能朗读:

“诗,言志”。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对诗歌的社会功能作了精辟概括。诗,又可凭作者的灵感,驾驭汉语言内涵的能力,依声协韵,见景抒情,凭作者的灵感、借物寄慨,达到铸民魂,正世风,壮国威的境界。

写诗就得心灵回归,回归自我、回归大自然、回归到生养成长的那片净土,诗才能有饱蘸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对故乡淳朴的眷恋情怀。《大地》文集中的诗,有不少描写乡土情怀的精品,毫无捆绑地直达人心,完全没有世俗濡染的那层包浆,有些作品读时觉得是在絮絮叨叨地述说。但,正是这些毫无造作的情感基调,才觉得作者的赤子人性令人抚慰。如《告慰母亲》《岁月》等就是以农村乡土风情为主要体裁的。

诗,是文学中的文学,除了具备一般文学作品的特点之外,还有它自己的特色。诗贵创新。创新,既见诸构思,还见诸题材的开拓。张先生写的好多题目都是人们经常写的内容,但他用独到、发现美的眼光“独辟淡远深郁境”用既不晦涩的词汇又精心构思的叙事,写出令人津津乐道的诗。如《敬天敬地》《端午节》《大地雪景》《孝道至大》等。我觉得作者可不是单单为了博取读者惊异的眼光,而是由于他真正知道古人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才能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其实,语言的创造性,就是为了诗歌葆有生命力的基本前提。

诗歌之所以感动心灵,缘于诗歌带有很多淳朴和原始的气味。从广义上讲,诗歌最能体现文学艺术的深层感悟。而一些乡土气息及浓郁的地方诗歌,更能打开人们对于一个地方的向往。如:最后一章节里的长诗《大河》就是用大气势主宰概括出了一种全新意象的地方缤纷,用词凄婉雄挚,蕴藉有味。以萧散之意度,构成了一幅水流云在,幽深淡远的水墨风景图。

第一章节《家园》里的《环江神韵》《玫瑰,玫瑰》《在七山》等诗,就带着清新浓郁的泥土气息,呈现出的是一曲悠扬清丽的田园歌。读这些诗,不仅让笔者深入浅出的感受到乡土的厚重,更像是在体味一曲散淡而浓烈的小米酒。因为素朴语言文字里泥土的芬芳,温柔敦厚,淳朴无华,不但有着现代气息,也有着地方特色。

作品集里某些小章节所表述的都是小事,中山桥下的竖琴之乐,道牙边吃西瓜的农民工兄弟,庄稼地里的玉米苗,孩童的无邪之语等等,就没有高亢基调下的“鸡血语词”,更没有空洞无物般的味同嚼蜡。尤其五首童言小诗,人物不但形象饱满、而且鲜活朴真,煞是可爱。诗人从简简单单的平常生活处,用铺陈叙述的小场景彰显出田园生活,乡村美景,耕作辛劳,收获喜悦等元素。把美丽中国的新景象,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与成果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展示给读者,真的是很接地气。又如“我为母亲流泪/我为母亲祈祷/当我整天整夜倾听的时候/心在震颤/心在沸腾/我心疼亲爱的母亲/苍老的母亲经历了沧桑人世/慈祥的母亲再不能经受创伤”这是《祈祷》组诗里的句子。读着这语重心长,铿锵有力的句子,感觉到诗人对大灾中祖国母亲的感恩之情,突出了诗人大格局和大情怀下的悲怆之文人风骨。

“在大海上/我扬臂飞翔或远航/我满目收藏或寻找/我胸怀宽阔或悠远/我灵感激扬或歌唱/在大海上/我把心灵的鲜花变为诗歌/献给我的朋友/我把欢乐的热情变为力量/献给我的大地”(《在大海上》)读这首诗,仿佛看到黄昏的霞光暖洋洋地映照在海边上。一位诗人正临窗伫立,眺望大海,霞光映着一张幸福的脸庞;他用睿智而深沉的目光审视着这个世界,深刻着岁月痕迹的脸上泛起思想的光芒。如诗的开头写到“盼望大海/多幻蓝色的海天/多少年的愿望”。这“愿望”,蕴含多少人生的况味,一个平实朴素的“在”字,就把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刻画的淋漓尽致。别看画面是静态的,诗人的心却在面朝大海,潮起潮落中诗情翩翩。平添了几分意境悠远。由此可见,个性化,正是诗歌艺术魅力的根本和源泉。

从读《天地》诗集中发现,其作品的构思就是努力创造形象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意境。这种艺术境界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是情感的又是形象的,其形如画,其神如云,其韵悠长,其味无穷。而要创造这样的艺术境界,就需要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悟力和一双慧眼,将丰富的生活经验、广博的知识积累、深厚的理论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等纳入视野。有了这双慧眼,就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透过个别伸向普泛,透过现在展望未来,透过有限发现无限。作者凭借一双敏锐而深邃的慧眼,观察生活,创作诗歌,不但获得了已有的成就,也预示着他将走向远大的明天。我相信,张先生以后一定会为我们奉献更多更好更瑰丽多姿的美文妍诗的。故此,我们翘首以盼……

笔墨将止,因我只是一个诗歌初学者,水平有限,只能选全诗集中几首做以赏析。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诗集里的作品虽然很平和但却撼动感官。既有一般文人情切切意绵绵的笔意纵横、又有陇东人不落俗套的鲜明个性!作者把每一件平常小事都用真情吟唱成一首诗,把每一次所见所闻都用心描绘成一行字。作者是用诗意倾诉着对人生和生活深沉的思考与挚爱。我以为,一个对大地母亲没有感情的人,一个对新时代和新社会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在安逸舒服的政务工作之余著作等身,更别指望袒露内心复杂情感了。

这部可观、可感、可叹、可读的诗集,是诗人对生活的歌吟和对岁月的见证与感恩,也是对其生命历程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历史、当下、未来的肺腑之言。若作者能把诗集中某些语句再勘酌、熨烫、打磨、精炼些,就会更圆熟自如。北师大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谭五昌先生说过:“一首传世之作得用独特的美学追求创作出最精练的诗语言,才能拥抱伟大的新时代,才能给阅读者的脑海里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贾 惠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