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正文

2.7万条线索(项目)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甘肃非遗城城飘香结硕果

2021-06-10 07:57:49 智能朗读:

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嘉峪石砚制作技艺

甘肃作为非遗资源大省,始终坚持把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作为推动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建成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购物节”等活动,让蕴藏在陇原大地上的2.7万余条非遗线索(项目)从“活起来”到“火起来”,在每一座城市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目前,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土族格萨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已公布秦腔、陇剧、高山戏、庆阳香包刺绣、夜光杯雕、太昊伏羲祭典等6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崆峒派武术、东山转灯、民勤骆驼客等49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省共认定68名国家级、61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3330名市(州)级传承人、8344名县(区)级传承人。这些丰富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仍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广泛传承于民间,生生不息,代代相继,构成甘肃鲜明的文化旅游景观,成为游客深度体验如意甘肃的必游项目。

兰州市

“活化利用”推进非遗保护取得实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近年来,兰州市认真落实中央、省上关于非遗保护传承的各项安排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政策扶持,夯实传承基础,注重活化利用,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保护先行。兰州市先后出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条例,形成以国家、省级代表性项目为重点,以传习所为阵地,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格局,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编纂出版《兰州市非遗丛书》,出版专著11册,非遗保护普查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坚持传承筑基。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基地建设,建成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成为宣传非遗项目的主要阵地和窗口。设立44个传习所,培养和带动传承人上千人。目前,兰州市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达到4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达到35个、市县级非遗保护项目达到275个;国家级传承人达到6人、省级传承人达到21人、市级传承人达到123人。

坚持弘扬铸魂。加强非遗活化利用,兰州市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军营”“五进”活动。春节庙会、农民艺术节等重点节会活动中表演类、技艺类非遗项目成为展示展演的主角。积极推进非遗“走出去”,兰州太平鼓、高高跷获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太阳神鸟金奖。

嘉峪关市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嘉峪关市非遗保护工作从2007年启动,2009年8月19日嘉峪关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至目前,嘉峪关市已有省级非遗项目7个,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非遗项目24个,代表性传承人48人;确立了地蹦子、霸王鞭、嘉峪关小调、嘉峪关烤肉等11个传习所;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个。全市非遗展馆免费开放,承载发挥宣传、传承、保护非遗的功能。

近年来,嘉峪关市认真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晚会。开展省级非遗项目“嘉峪关故事传说”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从2019年12月开始,分阶段、分批次在6个学校和6个社区、村镇开展讲故事活动,至2020年7月21日,共举办了12场次,参与人数达到了5000余人次。

为进一步大力开展大漠风雨雕石艺画制作工艺培训工作,从2020年8月13日开始至11月20日结束,共办六期石艺画培训班。活动涉及到少儿至中老年各个年龄段,分了解、学习、掌握到熟练四个阶段让大家走进大漠风雨雕石艺画。

为加强非遗宣传和知识普及,使孩子们从小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嘉峪关市5所学校开展了“嘉峪关芨芨草编扎工艺”进校园活动,共有45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金昌市

非遗与旅游融合持续深化

近年来,金昌市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坚持“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任务要求,不断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持续开展抢救性保护,非遗保护基础不断夯实,项目传承能力明显加强。

目前,金昌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元宵节·永昌“卍”字灯俗1项,省级非遗项目永昌宝卷、永昌曲子、节子舞等12项,市级非遗项目金川剪纸、永昌花儿、金川面塑等49项,以及县级非遗项目67项。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43人,其中,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项目传承人10人,市级项目传承人74人。

金昌市拥有非遗保护中心3处,市级民俗馆1个、乡镇级民俗馆5个、非遗传习所7个。先后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非遗展示展演活动10余次,每年坚持举办社火、小戏小曲调演等系列非遗展示展演活动。

近年来,金昌市非遗与旅游融合持续深化,非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显著提升,非遗工坊逐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白银市

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机制初步建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保护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帮助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白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法宣传与保障、传承与发展、调查与保护、记录与保存、教育与传播等方面做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机构建设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项目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保存工作逐步展开,国家、省、市、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完成,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机制初步建立,相关学术研讨日趋活跃,理论研究渐趋深入,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取得了新的进展。

目前,白银市拥有民间文学等10多个门类500多个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45项;省级传承人24人,市级传承人325人。建成了一批专门保护传承、展览展示的场所,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欢乐过大年”“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系列演出等一批主题节日庆典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天水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厚

天水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厚。2020年,在省文旅厅的指导和天水市委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列支专项经费,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项目资金申报、名录体系建立、传承人保护、对外文化交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4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5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6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7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44人。

目前,天水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70个,传承基地15个,非遗陈列馆3个,乡村记忆馆20个,农耕记忆馆2个,投资8000多万元的秦安小曲文化交流中心的1个主体已建成,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武威市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保护成就

武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积淀丰厚,汉唐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悠久的历史,蕴育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威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项,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5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5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7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72人。其中,民勤曲子戏、天祝唐卡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公示名单;“凉州贤孝”入选甘肃文化符号;凉州区四坝镇、天祝县天堂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凉州攻鼓子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编辑出版的《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以图文并茂及二维码视频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武威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

同时,出台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扶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武威市民俗文化馆扶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鼓励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投入非遗保护中,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措并举的非遗保护工作氛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图由省文旅厅提供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