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驻守城中村


2021年11月11日,天气晴朗,气温回升,设在靠阴面的兰州市城关区雁园街道北面滩村社区第二新村疫情防控卡口,初冬的寒意很浓。今天,是兰州市民政局俞晓和李菲菲驻守的第21天。
20多天的时间,对俞晓和李菲菲来说,既漫长又短暂。居民不配合居家办公翻围墙出小区、不理解防疫政策埋怨发火、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冻得手脚发麻……这些事情,她们在工作中逐一遇到。
俞晓和李菲菲是兰州市民政局“两新”组织专干,10月21日,她们收到单位发出号召机关干部驻守基层的通知后,立刻报了名。当天下午,她们先是来到北面滩第一新村帮忙,当时第二新村人员力量较为薄弱,她们又被调配到第二新村展开疫情防控工作。
北面滩第二新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房子租金便宜,村里有许许多多的加工厂,也居住着各地来兰务工人员。人员构成复杂、租户流动性大,这给村上疫情防控带来不小的压力。
那几天,兰州飘起了雪,温度骤降。俞晓和李菲菲戴上口罩,系好印有“志愿者”的红袖章,成为这场战疫中的“战士”。
俞晓95年出生,李菲菲89年出生,俩“姐妹”不断地给居民测温、查验健康码、询问旅居史……手冻麻了,她们就使劲地搓着;脚冻僵了,她们就使劲在地上跺着。
村综合办公室负责人王习前感慨道:“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这里很缺人手,小李和小俞来得特别及时,帮村里的疫情防控干了不少活儿。”
“我们是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什么是党员?就要引导、带领群众。”俞晓和李菲菲说,“寒冷算什么?疫情总有结束的一天。只要能坚持,自己必须驻守。”
这段日子,北面滩第二新村哪里有需要,哪里便能见到她俩的身影。从晨曦微露到夜深露重,俞晓和李菲菲一直都是早来晚归,时间最长的一次,她俩连续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工作了16个小时。
“当所有的居民都做完核酸检测,我们才能放心回家,疫情一天不结束,就一天不能松懈。”俞晓和李菲菲说。
在村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俞晓和李菲菲丝毫不怕辛苦,一遍遍地讲解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最大程度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非必要不出门。”
“我有必要,什么是非必要。”群众质疑着。
“要居家,你好,大家才能好。”
“我好着,你们少操心。”群众看了看她们,说着。
“不能出门,出门不安全。”
“你还管我们出门。”群众不解。
……面对这些,俞晓和李菲菲耐心解说。她们想,群众不理解也正常,驻守的目的不单要看好卡口,还要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动员广大群众也要参与疫情防控。
有一次,几位村民拿着象棋来到村广场,俞晓和李菲菲来劝阻,他们就搬着凳子佯装回家,等俞晓和李菲菲一离开,他们又拿出象棋在桌上“厮杀”,玩高兴了就摘下口罩喝彩大笑。
这种情况让她们伤透了脑筋,于是她俩灵机一动,索性站在了这些村民的旁边,苦口婆心劝好几遍,直到看见扎堆的村民回家不再出来为止。
最近,村民慢慢地对她们的态度逐渐转变,从抗拒到理解再到支持,也不再为难这两个姑娘,甚至有些人看到她俩时,还会端来家里做的热饭热菜让她俩暖暖胃,这让俞晓和李菲菲感觉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
“在之前的灾难中,自己是被呵护的一方,如今长大了,应该更有担当和力量去回报祖国,回报社会。”俞晓和李菲菲谈到了自己的使命和担当。疫情的突然来袭,没有让俞晓和李菲菲心生退缩。现在,她们像梅花一样,凌寒绽放在战“疫”一线。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谯喜龙 见习记者 唐瑞 文/图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