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寻访百名先锋党员 踏踏实实办好事 勤勤恳恳为乡邻 ——访张家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晓宗

2021-04-02 09:07:51 智能朗读:

大棚蔬菜育苗

“这些蔬菜的涨势不错,品相也好,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春耕开始后,西固区河口镇张家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晓宗比平时更忙了——西甜瓜什么时候上市?惠农政策落实了没有?引进的新品种蔬菜出苗如何......都是张晓宗心里要记清楚的一本账。张家台村近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蔬菜种植为主,每年的蔬菜产量达1000万斤。但长期以来村民种植的蔬菜都是以批发为主,成交价格低,大部分的钱都让中间商赚走了。遇到价格过低时,蔬菜大量浪费。这些张晓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他以党建为引领,从开发新的销售途径和市场入手,让农户直接获利,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三链”建设

让村民得到实惠

思来想去,张晓宗在“三链”(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 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建设上下实功夫、出实招,带头组织成立了“兴台”合作社,发动班子成员、党员率先入社,最终吸纳了40户菜农入股。

抓住河口古镇游客暴增的机遇,引入精品高原夏菜理念,探索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平台运作模式,精心选取西甜瓜、黄瓜、西红柿等有机绿色蔬菜,试点在河口古镇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

古镇首个景区小木屋“果乐蔬香”开业运营,支部党员免费充当营业员,持续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展销活动,为张家台农产品打品牌、扩市场迈出了新的一步。后半年,打电话订购的客户络绎不绝。合作社年收入20万余元,主打的新小兰西甜瓜、酸甜果西红柿等特色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可观。

“三链”建设让张家台的农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河口古镇旅游资源,带动河口镇周边村落特色农业观光、采摘游一体化发展,草莓大棚日采摘游、订单收入过万元。

第一步迈开了,张晓宗还不断探索农产品进社区、进食堂的路径,保障农户不愁销路,让我们本地人能吃上本地的优质蔬菜。张晓宗还仔细观察市场,分析市场需求,不断引进新产品。

为了让村民放心,张晓宗自己先做试验。今年自己试种了生姜、晚熟桃树等高价格新产品10余亩,摸索积累种植经验,以此试水市场,试验成功后向村民推广。

建成蔬菜交易中心

打破“地头喊价”

一直以来,张家台村民们卖菜地方不固定、不方便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菜农。特别是去年受疫情影响,蔬菜运输和销售为村民带来了难题。张晓宗带领村党总支部班子主动出击、突破常规,将“田间收菜,地头喊价”的传统经销模式,引导为集约化、规范化的经营模式。

经多方筹措资金,发动村干部将原先已经建成但未投入运行的蔬菜交易中心进行了地块平整,并建立了市场管理制度。同时,发动党员突击队和志愿者进行宣传,引导农户、菜贩到交易市场进行买卖。现全村90%以上的交易都在市场里面进行,同时吸引了大量周边村的菜农加入。

相比之前地头喊价,现在蔬菜的价格也比较稳定,买卖双方交易安心舒心。蔬菜交易市场的日交易量达3万斤以上。种植的蔬菜除了像往年一样供应青海西宁等周边省市,还远销宁夏、重庆,为蔬菜销路打开了市场,也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

张晓宗说,他不能忘记自己当初竞选村党总支书记时的初心,带领村民谋发展增收入永远是他不变的承诺。

设置党员责任区

为民解难题

“农业种植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每到冬春季节,天气不稳定,遇到极端天气,农作物很容易遭受灾害,尤其是育苗栽苗时损失严重。如果能及时采取保暖防护措施,将大大减少经济损失。”张晓宗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反季节的绿色蔬菜市场广阔。高原夏菜的主要产出季节为5至9月份,其中以7至9月份为高峰期。进入冬春季节基本处于农闲状态,如果能兴建温室大棚,农户就可以一年四季种菜,收入自然就高了。这些都需要用到电,但是张家台村部分农田的农用电由于成本高昂等各种原因一直无法接通,且经过连续几年的发展,全村现有温室30座、塑料大棚400余座,设施农业数量明显增多,用电需求迫在眉睫。

今年,换届后继续连任的他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次会议讨论、与技术人员协商、实地走访、用量摸排等前期工作,终于在近期将项目推入了实质阶段。

为了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张晓宗结合党员责任区设置,为每个大棚配上了责任党员,负责沟通协调用地、过线、装表等问题,确保农户的需求得到满足,项目能顺利进行。预计通电后,不但能有效解决现有问题,更能带动农户自发对大棚进行改造,兴建温室大棚、滴灌设施,这样以来,灾害少了,成本节约了,产量提高了,收入就提升了。再加之近年来农产品市场的走俏,必将能吸引农户扩大生产、返乡种地,缓解土地撂荒、人力缺乏的问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