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 正文

塑造美好心灵 增强文化自信 在兰高校美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各美其美

2023-10-23 07:05:32 智能朗读:

甘肃农大美育插花实践活动现场

兰州大学西北“花儿”传承与实践基地花儿演出现场

西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美术课堂教学

笔酣墨饱、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作品,构图优美、内涵丰富的摄影图片,气韵生动、意境深邃的中国画,散发出浓郁乡土气息的剪纸作品……日前,在甘肃农业大学开展的美育教育文化实践活动中展出了100余件大学生美育创作作品。这些不同题材的作品,充分展示了高校校园活跃生动的美育氛围。这也是在兰各高校积极开展美育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小小缩影。

通过美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在兰各高校深入挖掘美育内涵,注重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着力在课程建设、价值引领、特色发展上下功夫。各高校的美育活动丰富多彩,各美其美,在学子们的心中播撒下美的种子。

兰州大学:

传承“花儿”艺术 构建非遗美育课程体系

“花儿”作为一项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花儿”艺术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兰州大学立足西部独特的资源禀赋,建立了兰州大学西北花儿传承与实践基地。该基地按照全面提升“花儿”艺术普及面、重点充实“花儿”曲库丰富度、协调强化“花儿”研究创新点的总体思路,通过课程建设、社团建设、教学研究等途径,推动“花儿”在高校的传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这几年,兰州大学西北花儿传承与实践基地开展了“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等相关主题的学术与实践研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网络共享课《花儿》、公共选修课《花儿艺术》《中国民族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美育赏析》等课程,使西北“花儿”走出山间田野、走向学生课堂,使音乐教育回归于本土民族音乐的土壤。

2018年12月,兰州大学西北花儿传承与实践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1年,该基地录制了《花儿慕课》,整理完成花儿音视频资料45部。

“以‘花儿’艺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为依托,对广大青年学子进行美感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年提高审美水平、陶冶高尚情操。学生们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育了深厚的民族情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使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兰州大学西北花儿传承与实践基地指导教师、艺术学院辅导员张崇峰如是说。

除了在校内积极普及“花儿”艺术,兰州大学西北花儿传承与实践基地还辐射带动周边学校和社区,通过组织“花儿”实践工作坊志愿者,对榆中周边中小学艺术特长班学生进行“花儿”演唱的普及推广,并在所开展的“花儿课程汇报演出”音乐会上邀请学校广大师生、兰大社区爱好者观摩,推动“花儿”艺术走进周边校园、走向社区,带动周边广大群众对“花儿”艺术的参与、欣赏和建设。

甘肃农业大学:

强化美育教育实践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为了做好美育教育实践,甘肃农业大学制定了《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拓展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优秀文化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文化活动。学校运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一系列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美育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将上下课的铃声调整为《茉莉花》和《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们每天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开启一段美妙的知识旅程。开展“书香羲园”最美笔记展评,形成了有固定文化标识、固定活动时间、引领效应不断扩大的一种校园品牌文化活动。通过将美育融入大学生的课堂和日常,不断提升大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校面向学生开设了《摄影艺术与技术》公选课,包括摄影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摄影创作实践、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通过前期美学和摄影理论的学习与后期的摄影实践,引导大学生在掌握摄影基本技能和艺术原则的基础上提升美学鉴赏能力、提高拍摄能力和摄影水平。今年9月,学校举办美育实践项目《摄影艺术与鉴赏》摄影作品展,展出了学生们各具特色的摄影作品。

今年中秋和国庆双节,学校开展了“花好月圆迎中秋·巧手插花颂国庆”主题插花艺术美育教育实践活动。参加活动的师生不仅亲身体验了指尖创作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感受了传统文化节日氛围,而且在花卉的芳香和美妙中提高了感受美、欣赏美的水平。

学校开展了“民俗文化进校园”美育教育实践活动,特邀国家级项目剪纸非遗传承人、中国剪纸协会会员、甘肃省陇原巧手徐彩红老师为师生带来一场关于剪纸文化的艺术盛宴。2021级市场营销专业的马丽娜同学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学习非遗剪纸文化的机会,她说,非遗剪纸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和表演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传承,它们代代相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只有保护和传承好这些非遗文化,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学校提供机会,让我们走近剪纸、感受剪纸,我们也应该传承非遗文化,为提升中华民族自信心添砖加瓦。

西北师范大学:

立足师资优势 培育体育美育品牌

西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学科特色优势、课程研发优势、科研实践优势,培育了“有特色”的体育美育课程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师范大学在本校整体推进体育美育教育实践,打造充满活力的学校美育新格局的同时,还面向全省打造有特色、可持续、能担当的体育美育特色品牌。学校整合舞蹈、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优势力量,形成了一支以“体育美育教育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为主体的学雷锋志愿帮扶团队,持续面向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学校面向全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开展了“百名乡村体育美育教师”专项培训,帮助198名乡村教师提升了体育美育教学能力。自2015年开始,学校共组织400余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赴甘南州幼儿园支教,依托甘肃省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对口临夏州开展“千人援教顶岗”计划。协同联想集团、高教出版社等筹资近3000万元,在临夏、宕昌等地的学校建设了524间专递课堂、60间同步课堂……

西北师范大学还以“互联网+”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累计组织2000余名师生在甘肃省400多所中小学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普及活动。先后帮助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成立了146个学生体育美育社团,创编舞蹈素质教育课例及剧目217个、编排音乐合唱曲目104首、书法作品2080幅、美术美工作品8110幅、普通话剧目48个,受益留守儿童达4万余名,推动了甘肃省农村学校体育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构建起“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美育新局面。

2023年,西北师范大学申报的《爱在远山——美育赋能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项目入选“全国高校美育优秀案例”。“作为一名西北师大的学生,我有幸在大山深处‘遇见’这样的22岁,身边坐着的是最可爱的孩子,头上是最澄澈的天空,听到的是最动听的故事,正在做的是最有意义的事。”西北师范大学第三批体育美育浸润计划支教学生、舞蹈学院本科生张宇花接过了学长学姐们的“接力棒”,在东乡县龙泉学校支教。她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宝丽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