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媒体评论> 正文

■热点辣评 有一种骗钱叫“碰瓷”高科技

2023-11-10 09:02:35 智能朗读:

号称“包治百病”的基因测序被叫停了,号称取点唾液就能测出孩子天赋的“天赋基因检测”却仍未退场。据媒体报道,近段时间,“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悄然流行。各类天赋基因检测费用在400多元至9800元不等,检测包括了智商、情商、运动、绘画、音乐、运动、个性等方面。

这玩意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报道中说,有检测机构标榜专业,所谓的专家专业方向却跟基因检测并不对口;对于同一天赋能力,多家机构的检测位点并不相同;还有机构称检测报告涉及的天赋种类、基因位点都有文献支撑,但“不可能公开”;面对记者查看机构与人员资质的要求,这些机构也会找各种理由推脱。

忽悠,就是个大忽悠。不过小马飞刀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09年《中国教育报》就指出“天赋基因检测太不靠谱”,只是十多年过去了,有卷土重来之势。

科普一下:智商是由成千上万的基因综合决定的,从基因测序的角度看,很难检测出某个孩子的智商天赋。也就是说,无论是测天赋还是测智商,通过基因检测都无法得出科学结果。对此有评论就指出:对于预防和筛查重大疾病、传染病的基因检测,从制度层面应该鼓励和规范。但对于目前不靠谱的天赋基因检测,该禁止的要明确禁止,防止其误导家长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已经有政协委员建议,基因检测事关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应加大立法进行规范。

小马飞刀想说的是,“碰瓷”高科技进行虚假宣传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什么科技概念新碰什么,什么科技普及率低碰什么,屡试不爽。从纳米微波炉、暗物质洗发水,到石墨烯内裤、量子系列产品等,近些年不少商家都热衷于蹭高科技热点。当说好的“科技改变生活”成了“骗你没商量”,如何辨识个中噱头,显然很有必要。

怎么辨识?这就需要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这一点很重要。从非典时期的板蓝根,到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的食盐抢购,每有突发事件来临,诸如此类的“抢购”就会再现。如此这般,除了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信息获取焦虑,也折射出一些人科学素养亟待提升的现实。

但是,指望人人都是科学家,不太现实。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科技突破、科技创新层出不穷,“黑科技”这个词也应运而生。“黑科技”泛指一些超乎普通人想象的新技术、新材料等,但随着一些人有意或无意滥用、夸大、误导,让“黑科技”跟“智商税”画上等号,这种趋势值得我们警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最为重要的就是有关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对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加强监管,让不合法合规的经营行为受到匹配的监管治理力度,无论是涉及虚假宣传还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都应该依法严肃查处,以儆效尤。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