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媒体评论> 正文

■焦点评说 生鲜也开“美颜”?不行!

2023-07-27 09:08:09 智能朗读:

当下,万物皆可美颜。比如,在强大的美颜相机加持下,美颜后的你,可能亲妈都认不出来。

当然,可以美颜的工具,除了相机外,还有很多,比如灯光。

为什么这样说,先来看新闻:为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总局22日发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增加了数条规定,其中针对“生鲜灯”误导消费者问题,增加了对销售场所照明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要求。

许多市民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卖场明明买了颜色鲜艳、富有光泽的鲜猪肉,拿回家后发现猪肉的颜色变了,感觉不怎么新鲜了,“都不认识了”。不仅是肉类,有些卖场连蔬菜类也被“生鲜灯”照着,特别是一些比较贵的水果,比如车厘子,被灯一照,看着鲜嫩欲滴,简直像才从树上摘下来的。但是拿回家后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这就像一些网红美女关了美颜、卸了妆,基本上就认不出来了。

事实上,给生鲜“美颜”的做法由来已久。早在1984年4月10日,《北京晚报》就曾有过相关报道。当时顾客在西河沿菜市场买到看上去很瘦的肉馅,走了几步一看,却是大肥肉。经身边顾客指点他注意到,原来柜台上挂着红灯。当时菜市场还给《北京晚报》发来答复,“这种做法本是为了美观,根据群众反映,我们立即撤掉。”

分辨食材好坏,“视觉”可是人类最原始且最为信赖的方式。良好的照明会使食品显得更能激起人们的食欲,从而也能使顾客快速辨别食品的质量。但是如果“美颜”过度了,那可就涉嫌欺诈了。去年,有媒体记者登录多家电商平台,发现这种专用于超市照明的LED灯,有的叫工程灯,有的叫超市轨道灯,但更多的则标称为超市“生鲜灯”,其功能主要是采光照明和“美化”商品。这些“生鲜灯”的价格大多在百元以内,有些售灯商家不仅宣称“好卖相,才会有好生意”,还提供了产品使用前后鲜明的效果对比图以及具体的用灯指导。如淡红光源用于鲜肉类,暖黄光源用于熟食、糕点和水果,绿光源用于蔬菜,蓝光源用于海鲜,这些颜色的光主要用于“提色”,而白光等中性光源则用于干货区,主要用于“提亮”。

小马飞刀以为,无论是传统商业还是现代商业,都讲究货真价实,除了不能在品质上掺杂使假之外,卖相也应该保持“素颜”,在店内什么样,在店外的阳光下也应该是什么样。对于某些离水就“打蔫”的蔬菜,在售卖时适当喷洒些水分保持其“鲜活”无可厚非,但依靠灯光作用,对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肉类鱼虾作“灯光美颜”,在卖相上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视觉假象,这种做法有悖诚信经营理念。

现在,新规明确要求,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这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商家的拯救。不客气地讲,消费者也不傻,绝不会上了一当又一当。特别是在线上零售冲击线下零售的当口,失去了信任与竞争,生鲜市场恐怕难觅生机。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