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媒体评论> 正文

■一针见血 “精神离职”其实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2023-07-09 08:45:42 智能朗读:

肉体还在工作,精神已经离职。

有报道说,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精神离职”的帖子在社交网络上悄然热传,道出不少网友的心声。

何为“精神离职”?一般来说,指的是不能“裸辞”时的工作状态,它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不多嘴、不关注;被催进度时,正向反映情况,不独自焦虑;忙碌时正常工作,闲暇时内心安然,不内耗自己;坏心情不过夜……换句话说,主打的就是以最小自我消耗完成工作。

有人或许认为,这种说法绝属矫情。不过,小马飞刀告诉大家,早在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弗罗伊登贝格尔就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个概念,他认为这种状态不仅仅是感到有点“压力”,而是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如果不加以控制,倦怠将可能表现为身体,精神和情感疾病。2018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一份《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70%的职场人有轻微倦怠,13%的人具有重度职业倦怠。2019年职业倦怠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中,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方面的分析,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是感到精力耗尽或精疲力竭,对工作产生消极、愤世嫉俗的情绪,职业效能降低等。去年我国某商业机构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近3年调查对象的职业倦怠程度呈梯度上升趋势,情绪耗竭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

需要指出的,“精神离职”,不同于“心不在焉”,也不是“出神”“走神”,这仍是一种有底线的“自我放松”。不是对抗不合作,而是建立在“完成分内工作”基础之上的“有限合作”。置于现实职场语境下,精神离职,很可能指向了工作与生活更严格的区隔。之所以要搬出“精神离职”这个概念,其实是当下众多职场人一种无声的“抗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一旦被无限制地打破、混淆,如何能保护私人时间不被工作打扰?不是真的不喜欢工作,更不是要在工作中“偷懒”“摸鱼”,而是希望在工作之外,自己依然能够自由支配个人的时间。

“精神离职”折射出的是一种不健康的职场生态,这当中有劳动者自己选择的因素,但也与用人单位的生态和做法有关。有报道说,“精神离职”的人多为对工作和成长空间抱有较大期待的人群,他们前期努力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待遇,叠加职场PUA、畸形企业文化等因素,最终选择不辞职但也不上进。最终演变成一场“互伤游戏”和“零和博弈”,让双方陷入“互伤”和“双输”的怪圈。

归根到底,“精神离职”实质上就是对职场中存在的一些无意义“内卷”现象的反对,也是对职场评价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表示抗议。管理学中说得很明白,每一位员工满意度越高,每一个企业也就越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一家企业里面“精神离职”的员工特别多,或许管理者也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该认真改一改了。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张军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