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一针见血 只查“痕迹”不究实效是谁的问题

2021-02-02 08:46:26 智能朗读:

广州某中学2020年度共收到区教育局公文2180份,其中教育教学及安全类1766份、督导检查类42份,疫情类约285份(不含临时检查),会议类87份;标注重要文件2095份,紧急文件85份,全年文件约17400页……日前,在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提案建议,简政放权,切实为中小学减负增效,避免为了“留痕”而“留痕”的形式主义。

不仅仅是中小学,在很多地方、很多岗位上,其实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都需要减负增效。

所谓“工作留痕”,指的是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工作的落实情况。“有迹可循”,既为监督检查提供了直观参考,也为执行付出保留了客观凭证。可以说,这一做法乃是基本的工作环节,较之以往很多地方连基本的记录都不做、必要的总结都不搞,的确有所进步。小马飞刀以为,讲求“留痕”的管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压实责任,履责到人,将工作更好地落实。只有践行其要旨和导向,既注重形式也注重内容,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才能将“留痕”这样一种工作方式运用得恰到好处。为“留痕”而“留痕”,以应付检查的心态来交差,以美化笔记、材料的做法来赢得赞许,实际上远离了真抓实干,远离了深入群众,不但没有真正起到压实责任的效果,反而落入了务虚避实的窠臼。两年前,就有媒体报道说,“官僚主义水来,形式主义土挡”,从材料报表到条幅牌子,到准备迎检成了基层工作的“主旋律”。中部一个村干部统计,一个星期要打印3000多页的汇报材料;西部一个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两个年轻干部“一年四季天天在办公室填写台账”。投入如此之多的资源、时间和人力,于实际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何助益呢?还有就是随着移动办公的普及,各类政务APP让人眼花缭乱,基层疲于应付;个别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内容远离群众,甚至成为“僵尸号”;有的工作微信群和政务办公群成“秀场”,“干得好不如晒得好”;一些APP要强制推广下载,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更有甚者,还有的工作APP内容、功能同质化,不同部门都要单独搞一套,单独考核,导致一些工作要重复打卡。前一阵子,在东部某省一乡镇,一条宣传横幅上充斥着十几个关键词:防范新型电信诈骗、治安防范、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房屋结构安全整治等等。当地的干部解释说,这是他们应对过度留痕检查想出来的“妙招”。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上级部门要求“留痕”的事项过多,基层干部许多精力都耗费于此,服务民众、干实事的时间就得打折扣。校正走偏的“工作留痕”,关键是得有一套科学全面的考评办法。“痕迹”是考核的手段,但不能成为唯一的手段,只查“痕迹”,不究实效,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也有懈怠之嫌。

小马飞刀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