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正文

底蕴深厚 陇右古籍独具异彩

2023-08-09 08:24:10 智能朗读:

志愿者体验古籍修复  李 超 摄

洗了“澡”后还要分页铺开  李 超 摄

等待修复的古籍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提供

可移动的裱墙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提供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开放日活动现场   李 超 摄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甘肃地处丝绸古道黄土高原,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决定了这一地区古代书写与印刷文化遗存的丰富多样和独具异彩。近年来,从小众到大众,从冷门到热门,甘肃守正创新,不断提升古籍保护水平,深入做好珍稀文献发掘和研究,通过数字化与立体传播的手段向社会大众生动展示了古籍之美,让古籍走出“深闺”,成为甘肃人民文化自信的源头。

名不虚传 古籍总藏量约140万册

中华古籍,是指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书籍,是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纸质文献资料。中国古代书籍史,如同中国历史一样,光辉灿烂,源远流长。中国,也是世界上古籍最多的国家。

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多年来一直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对每一本因岁月而显面目斑驳的古籍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对甘肃厚重的人文历史充满自信。他告诉记者:“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八千余年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这一地区古代书写与印刷文化遗存的丰富多样和独具异彩。”

甘肃省是古籍大省,全省有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古籍收藏单位约60家,古籍总藏量约140万册,包括汉文文献110余万册,少数民族文献30余万册。其中独具特色的简牍文献约6万枚,时间从战国至西夏跨越9个历史时期;敦煌文献约700件,除包含大量汉文文献,还有吐蕃文、回鹘文、吐火罗文、西夏文、粟特文等民族文字的文献;地域文献更是内容庞杂,载体形态多样,蕴藏着大量的地方志、地方人士著述等。

“甘肃出土的6.5万枚秦汉简牍,作为最早的图书实物,为我们研究文字载籍历史提供了实物标本,弥补了文献记载之不足。”说起甘肃的古籍,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徐双定如数家珍:“九世纪末或十世纪初,唐末及五代初,甘肃等地就开始雕版印制佛经、佛像,成为全国最早应用雕版印刷技术的地区之一。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遗书,用线或绳子装订书籍的方法在中唐时期就已出现。陇右大地上产生的文献亦是不胜缕述,文献资源丰赡,目前藏于甘肃省全省境内的古旧文献达100余万册。”

甘肃省图书馆创建于1916年,为省内最大的古籍收藏单位。该馆现有古旧籍藏书约38万册,其中古籍约25.11万册,善本4400余种、10万余册(件),珍藏有敦煌写经382件、宋元刻本30余部、大型明版木刻丛书《永乐南藏》、名人手札、珍贵字画和专设分馆保藏的大型丛书文溯阁本《四库全书》,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已逾12万余册。有124部古籍珍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353部古籍珍本入选《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成果丰硕 超过50万册(件)古籍得到妥善保护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同年,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在甘肃省图书馆挂牌,《甘肃省古籍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章程应运而生,古籍保护各项工作开始高效开展。

“2009年开始,我们开始承担全省古籍保护的业务指导、培训和研究工作,在古籍普查、分级保护、古籍修复、数字化、整理研究、人才培养、宣传活化等工作方面行使职责。”肖学智告诉记者:“‘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主导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重大工程,1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引领下,甘肃省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5年,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以其多年积累的古籍修复专家力量和业绩水平,被确立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承担着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发展的重任。

“目前,我们已经有超过50万册(件)古籍得到妥善保护,超过20万叶珍贵古籍得到抢救性修复。”回首发展历程肖学智十分感慨,“同时,还有一批列入国家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的古籍整理出版成果面世,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加强,古籍数字化、胶片化等异质保存利用工作稳步推进,省内部分古籍数字资源实现免费在线阅览。特别是,全社会古籍保护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古籍保护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被纳入国家和文旅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更使“古籍保护”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2022年3月,“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古籍保护工作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目前,我省已有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拉卜楞寺图书馆(藏经楼)等 7 家单位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等11家单位入选“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呕心沥血 15年摸清我省古籍文化资源

古籍普查是对一定范围内古籍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登记工作,可以全面了解古籍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等情况,为保护和修复古籍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预防古籍的流失和破坏。

徐双定告诉记者:“通过古籍普查,还可以发现和挖掘更多珍贵的古籍文化资源,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还可以增强公众对古籍文化的认知和关注,提高社会各界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古籍文化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经过15年的古籍普查工作,我省已登记在册的古籍有41家单位的59278部646823册,有306部古籍入选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829部入选第一至二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涵括简牍、经卷、刻本、活字本、稿本、四库写本等多种类型。其中,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战国末期《秦木板地图》,1981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西汉《汉王杖诏书令册简》,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北魏写本《大般涅槃经》,宋嘉泰四年(1204)刻本《东莱吕太史文集》,明初刻本《冲虚至德真经》等都是十分珍贵的古籍文化资源。

“目前,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和私人藏家遍布14个市州,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近年开展古籍普查和整理修复的工作足迹也遍布全省。”徐双定感慨地说。

技艺精湛 古籍修复技艺入列非遗

甘肃省古籍修复工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成立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后,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作为其重要分支,一直承担着全省古籍修复工作。2015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甘肃传习所”,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是全国首批确立的5个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之一。

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一直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致力于全省古籍修复事业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该中心不仅获得了“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其“古籍修复技艺”也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还有师有宽、何谋忠成为“甘肃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随后,还获批建立了“何谋忠技能大师工作室(古籍修复师)”,而何谋忠本人也被省科教文卫工会委员会评为“优秀工匠人才”。

近年来,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主要完成了“清末西北地方戏曲剧本”“甘肃地方名人手迹”“河西宝卷”“甘肃艺术研究所戏曲抄本”“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藏国家一级纸质文物法律文书”和“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古籍) ”等修复项目,已累计修复古籍1410余部,3540余册,近20万叶。

在开展修复工作的同时,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也着力于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现已承办5期全国古籍修复技艺培训班,举办3期全省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同时,还在兰州大学图书馆、天水市图书馆等八家单位设立了传习点,并与省内高校联合建立培训基地,促进馆校联合办学的发展。

徐双定告诉记者:“未来,甘肃省古籍修复中心还将继续致力于将古籍修复基础研究与重点修复项目工作相结合,建设队伍,推出成果,跨界协作,逐步完善修复中心各项职能,服务于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古籍保护事业。”

守正创新 让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

今年,省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了馆藏珍贵古籍全文数据库,读者足不出户,即可随时免费在线阅览善本古籍文献。此次开放的馆藏珍贵古籍有《西北地方文献古籍善本全文数据库》和《西北地方戏曲剧本全文数据库》。

其中,包括读者利用率较高的《(乾隆)甘肃通志》《(雍正)陕西通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西宁府新志》《(宣统)新疆图志》等200部1051册方志类善本古籍和466种甘肃地方戏曲剧本抄本全文图像,让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满足了读者对古籍文献的研究和阅览需求,在传播西北地方优秀文化典籍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古籍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此次开放馆藏珍贵古籍全文在线使用,就是我们依托数字化手段,扩大馆藏古籍文献开放范围,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肖学智告诉记者:“未来,古籍保护可以借助高清扫描、虚拟展示、数字化存储等技术手段,实现古籍的远程查阅和传播,同时也为古籍的长期保存和修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总之,古籍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确保古籍保护工作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持续的保护。”

“所以说,在古籍保护领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还将持续下去。”肖学智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