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七里河区> 正文

多肉寄养师王玮:予人“多肉”手有余香

2022-03-03 09:12:25 智能朗读:

王玮悉心照料寄养的多肉

在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西津村,道路两旁多是果蔬大棚,多肉植物种植、销售的招牌很是显眼。记者走进多肉寄养师王玮的“风叶微植觉”大棚,眼前是成片形态娇憨的多肉植物,刚刚喷洒过水的叶片有长长的花箭抽出来。王玮说,开展多肉寄养这项服务源于偶然,更是源于热爱。和多肉相处的6年里,他从零基础“入坑者”逐渐成长为玩家口中经验老到的王哥,他和玩家共同被“云养肉”治愈,同时也致力于多肉寄养行业的发展。

1 “云养肉”养出新职业

王玮大学学的是广告专业,能写会画,但自打几年前开始接触多肉植物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网上各种的淘、各种的买,从自家阳台到专业露台,他的家成了朋友们最喜欢光临的小花市。2016年,他有了承包大棚专职种植多肉的想法,渐渐从小白升级为专业级玩肉大师。

2016年,王玮在西果园镇西津村盘下了他第一个1200平方米的多肉大棚,认认真真打点起来:种植、修剪、浇水、换盆,天冷了给大棚盖棉被,天热了及时通风。除了花匠的日常,王玮还会在线上策划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把喜欢多肉的玩家聚集起来,交流经验。“我们把一些价格中等的多肉发到微信群里,然后再发一个红包,谁抢到手气最佳,多肉就送给谁,花友们都挺乐在其中的。”日子久了,一些花友不能及时到大棚取走“奖品”,还有一些相熟的花友因出差、搬家、“晒不上太阳,养不好了”等原因求助王玮,希望能把自己心爱的肉肉放在王玮的大棚里“沾沾光”,他也欣然接受。一两个月下来,悉心照料的多肉们,叶片肉肉嘟嘟、颜色娇艳欲滴,王玮也从多肉商家的身份转换为一名多肉寄养师。

如今,王玮的“风叶微植觉”已经扩展了两个大棚,一个大棚专门做多肉的种植、寄养,寄养区有6个可出租的台面,每个台面2平方米左右,每年收费400元,寄养的多肉会插上写有主人名字的标签,时间最长的已寄养了2年多。日常除了定期浇水、挪位置、除草除虫等,他还会发一些寄养多肉的视频和高清无美颜照片给主人。通常情况下,受伤较轻的多肉,在这里寄养一到两个月就可以长好;受伤比较严重的,半年左右也能“焕”新颜。另一个大棚,则根据市民、花友的需求,升级成了“家庭体验田园”。在这里,有退休老人闲话家常的三角梅小花园,有亲子合种的家庭小菜园,还有三五好友合租的有山有水的“秘密基地”。大家在属于自己的绿色天地里,怡然自得,好不快活。

2 “寄养多肉”犹如托管孩子

王玮介绍说,目前兰州市做多肉专业种植的大棚有二三十户,分布在榆中、红古、七里河、西固、城关区大沙坪等地,或多或少也捎带做做寄养。做得相对成熟的多肉寄养大多集中在云南昆明和大理:“那边气候好,多肉寄养几乎已经成了淘宝上多肉商家的标配,都有高清摄像头,随时随地‘云养’多肉,远程拥有。”

面对“为什么有人很喜欢多肉,却要把多肉送来寄养,甚至越养越多”“多肉寄养是不是白花钱”的灵魂拷问,王玮表示,理性来说,寄养的原因大多是花友家里放不下,或者气候不合适,尤其春夏季节室外气温升高,多肉容易缺水,无法养出好看的颜色和形状,这个时节也是多肉寄养的高峰期。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喜欢多肉,就好比我们喜欢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肯定是和他恋爱,组成家庭,但有时候不一定得到的就是最好的,不合适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放手,只愿他能过得好。”用他的话说,这是予人“多肉”,手有余香。

未来,王玮还想再进一步拓展他的“风叶微植觉”版图,养好多肉管好大棚的同时,考虑养一些羊驼、小矮马、长耳兔等萌宠,让家庭农场成为市民亲子休闲的新选择。“从一片叶子到长满一盆,见证过成长,就知道这力量所在。生命有万钧之力,只要你给对了阳光雨露,它自己就会蓬勃生长。”王玮说,他希望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能让市民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田园牧歌生活,成为都市繁忙生活之外的另一份向往。

如果您的职业有新奇之处,请与我们联系,讲述您的故事。

新闻热线:0931-4286666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丹 文/图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