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回望解放兰州艰难历程 凝聚奋进新征程磅礴力量

2022-08-27 08:32:09 智能朗读:

二兵团高举红旗攻占沈家岭

战士们在抢修工事

第一野战军炮兵部队进入阵地

营盘岭战场遗存的完整碉堡

编者按:

1949年8月26日,兰州战役胜利,兰州宣告解放,“8·26”成为纪念兰州解放的日子。兰州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全体指战员英勇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是在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积极支持下展现人民战争强大威力的伟大胜利。兰州战役是新中国诞生时留给兰州的一笔重要的永恒的精神财富,深入研究学习和宣传兰州战役蕴含的伟大精神,并作为兰州精神和城魂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精神力量。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合作举办“兰州战役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本报连续摘刊部分研讨论文,纪念兰州解放73周年。今日是第六期《传承兰州战役革命精神》及《兰州战役中我军英烈战斗精神对当代青年军人的启示》。

传承兰州战役革命精神

赵仕枢 李敏杰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军将士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斗争的结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战斗历程中,为各族人民的解放、国家独立而英勇捐躯的革命烈士有百余万人。兰州战役是西北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决战,面对的是反共最坚决、在当时国民党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马家军,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马家军工事之坚固、凶悍之顽强,地形之有利,都是前所未有的。第一野战军集中兵力之多,火器之强,战斗之激烈,及付出的代价之惨重,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场恶战,每占领一条壕沟,每攀登一道峭壁,每夺取一个阵地,都要经过艰苦拼杀和反复争夺,多次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一野各部队都打得英勇顽强,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把兰州战役和上海战役并列为有名的城市攻坚战例。

揭开一本本书卷,阅读里面的英烈名录、传记,眼前禁不住叠映出一个个鲜明、壮勇的身影;脑海里禁不住浮现出一个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忠诚、奉献、牺牲精神。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和创建新中国的伟大目标,是第一野战军广大指战员的力量之源;凝聚起英烈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开拓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战斗精神,聚力于忠诚与打赢。步兵第11师是个红军师,特别能战斗,在他们1987年12月征编的军战史中,共收编了连以上干部烈士名录267名,其中,在兰州战役中牺牲的有团级干部2人,营级干部11人,连级干部36人,总计49人。兰州战役中曾任第11师33团团长的储世明曾说:“兰州战役中,我们第11师攻打的是最难砸开的兰州城铁锁沈家岭,我们师和33团牺牲的排以下干部与战士我说不清、数不清,也记不清,但他们的拼搏和牺牲精神我记得清、说得清。他们在沈家岭战场上冲锋在前,在顽敌面前大义凛然,不怕牺牲、英勇战斗,因有的连队文书在炮火中牺牲了,连队的花名册也在战火中毁掉了,没留下烈士的英名;还有的英雄战士和敌人肉搏在一起,浑身上下糊满血与泥,衣帽内外全找不见姓名了;也有的重伤员抢救下来却在战地医院牺牲,连名字也没能留下。他们这些无私无畏、为了新中国不仅没有留下照片和身影,连名字也没留下来,成了后人更为值得纪念和牢记的无名烈士、无名英雄。有的烈士虽然留下了姓名,但履历却少的可怜,但英烈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信念和精神却永恒不变,永留人间。”

信仰硬如钢,人民军队为人民。兰州战役中,人民军队坚守的共产主义理想,为解放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用钢一般的信仰凝聚起撼人心魄、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解放军没有重金悬赏,没有严刑峻法,更没有杀气腾腾的督战队。但解放军将士为了人民的利益,义不容辞,慷慨向前。

为了信仰,“向死而生”“自我牺牲”,从来不是一道哲学命题,而是一份前赴后继,用生命书写的英雄答卷。为了信仰,就要有舍生忘死的精神,就要有以身许国的使命担当。全国战斗英雄,第6军17师50团3营7连排长陈全奎在回忆录中记载:马家军在兰州皋兰山顶有个构筑坚固的土围子,四周设置了炮楼和射击孔。25日拂晓,第7连在政治指导员曹德荣率领下,接受了拔掉这个土围子的任务。陈全奎所在排负责突击爆破,曹德荣将突击排的人员分成两个梯队,每人扛上25公斤的炸药包,隐蔽地向敌阵地接近、奇袭。在团队火力的掩护下,陈全奎带领第一梯队迅速冲了上去。寻找有利地形把炸药包摞在土围子高墙下,等待爆破成功后,第二梯队冲进缺口歼灭顽敌。

曹德荣卧在第二梯队的最前头,等待着爆破后,带领第二梯队和连队发起冲击。但就在正要引爆炸药包的瞬间,敌人一阵密集的子弹打来,第一梯队有的战士当场牺牲,陈全奎负了重伤。敌人已经发现了7连的意图,对山腰进行了严密封锁,几次出击的同志都牺牲了。曹德荣鼓励同志们说:“兰州人民等待着我们的解放,就是牺牲也要用身体把土围子打开一个口子。”团队强大的炮火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曹德荣带领第二梯队机智迅速地攀登到土围子高墙下,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段土围墙飞上了天。曹德荣冒着烟雾弥漫冲向缺口,带领二梯队冲了进去,猛打猛拼,打得敌人血肉横飞。垂死的马家军组织兵力多次反扑,但7连指战员如洪卷沙,势不可挡,终于全歼守敌,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通道。当陈全奎此时也带伤攻进土围子后,发现曹德荣指导员已经倒在鲜血染红的黄土地上。

此战,虽然7连攀绝壁,绕悬崖,打开了土围子的突破口,但全连也牺牲了100多名指战员。战斗结束后,上级为7连荣记集体1等功,命名7连为“皋兰山爆破英雄连”。之后,为了表彰共产党员曹德荣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连队又被命名为“曹德荣连”,陈全奎也荣立一次1等功。

昆仑苍苍,黄河泱泱,英烈忠诚,山高水长。

兰州大决战的胜利,是第一野战军将士和各族人民在共产主义大目标指引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战的结果。在人民解放军的光辉战斗历程中,为劳苦大众解放、国家独立而英勇捐躯的革命英烈有百余万人。英烈们靠着坚定的信仰,凝聚起伟大的忠诚,创建了新中国。今天这仍然是引导我们强国兴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动力源。岁月的流失未能磨损英烈精神的光彩,用雄心和红色典籍铭记他们的精神,是对英烈最好的缅怀,践行传承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我们要为英烈立名,为英烈树碑立传,就是为了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就是为国家解放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的人们,得到国家和后人高度的尊重和敬仰,让我们的民族重塑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尚追求,让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一切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烈在天之灵安息长存。

信仰,是一种正气和勇气,英烈的一生就是一部战斗史;信仰,更是我们的党性和军魂。信仰变精神:这主要是不断进取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在历史的新时代,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中华儿女感奋起来,凝聚起来。

让信仰之魂永远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

让信仰之魄永远成为飘扬在祖国上空的凛凛红旗!

作者:

赵仕枢,原兰州军区测绘信息中心政委。

李敏杰,原兰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主任(正师职、大校军衔),中共甘肃党史学会原副会长。

□兰州战役纪念馆 供稿 供图

兰州战役中我军英烈战斗精神对当代青年军人的启示

李昕益

要纪念和学习兰州战役中我军英烈的战斗精神,作为当代青年军人,首先必须要了解、学习兰州战役的战斗历史,才能从革命先辈和英模人物身上获取前行的力量;要传承兰州战役红色基因,发扬战斗精神,就必须筑牢信仰根基,强化军魂意识,以忠诚品格涵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斗精神,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精神支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强调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要实现强军目标,做到能打仗、打胜仗,新时代的青年官兵们就必须像兰州战役中的革命英烈那样,做到赓续他们的红色基因、锤炼血性胆气,在强军备战中,弘扬兰州战役敢拼、敢战、敢胜、不怕死的革命意志和战斗精神。

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面对未知的局势就有必胜的信心。

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是当时国民党统治西北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也是扼制青海、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及宁夏的战略枢纽。为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8月中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在广州召开由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副长官马鸿逵等人参加的“西北联防会议”,拟制了“兰州决战”计划。企图以马步芳4个军及新成立的骑兵军共9万余人依托兰州的坚固城防和黄河天险,吸引、消耗我第一野战军主力。以集结在中卫、中宁地区的马鸿逵部主力伺机转向兰州,以胡宗南部主力由秦岭出陇南,三路夹击,挫败我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强敌,取得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广大官兵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听党指挥,懂得“为谁扛枪、为谁打仗”,不惧怕任何困难和强敌,勇于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和一切。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这一宗旨,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牢记以服务人民为己任,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为人民的军队。在开进兰州前,部队深入开展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教育,要求部队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坚决执行命令,不讲价钱,不折不扣,充分表现其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忍受任何困难,歼灭一切敢于顽抗的敌人;坚决执行民族政策与俘虏政策,对惨遭马步芳、马鸿逵蹂躏、灾难深重的少数民族群众,应给予深厚的阶级同情,帮助其彻底解放;对城市政策、各种社会政策、群众纪律,必须认真执行。战役中,部队认真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部队所到之处,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的宁可露宿街头,也不进民房和清真寺,使少数民族群众和敌军家属深受感动,有力地揭穿了敌人宣传的谎言,取得了少数民族的信任与支持。军队视人民为父母,人民就会视军队如亲人,军民团结如一人,则必将无敌于天下。

有战斗的激情、求胜的决心,面对残暴的敌人就有必胜的勇气。

兰州古称金城,意为固若金汤之城。兰州城北面是滔滔奔流的黄河,东、南、西三面群山耸峙,易守难攻。东西长20公里的南山系金城之天然屏障,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是马步芳部的重点防御地区。山上有抗日战争时期构筑的国防工事;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又在主要阵地上修筑了钢筋水泥碉堡群,并有环山公路与各主要阵地相连接;外斜面多断崖削壁,高约6至10米,削壁腰部设有暗藏的机枪掩体;削壁上面挖有几道外壕,宽、深约为3至5米,各壕间又有暗堡和野战工事,并有交通壕和暗道相通;阵地前附设有铁丝网,并密布地雷群。阵地之坚固,地形之险要,在西北确实少有。

面对凶残的敌人,我一野的将士们并没有被历史上的失败所吓倒。在攻兰战斗中,我军广大指战员万众一心,前赴后继,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许多营团干部始终冲杀在第一线,表现了高度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第四军为拿下沈家岭与上、下狗娃山等主要阵地,全军伤亡达3000多人,其中团级干部就有16人。战斗英雄陈全魁把2个手榴弹捆在一起,连续投出30对,自己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17师50团七连指导员曹德荣身负重伤仍身贴崖壁手托炸药包,以牺牲自己为第六军攻占三营子阵地和皋兰山主峰营盘岭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有顽强的意志、执着的品质,面对已有的挫折就有了再胜的基础。

兰州城下,我军遇到的困难是实在而艰难的。从西安到兰州1400多里的漫长补给线,只有一条路面极差的西兰公路,远远保障不了供给,部队只得就地筹粮。仅有10多万人口的兰州周围,一下子聚集了这么多的部队,人的口粮、牲口的饲料,一时都很难满足。阵地上的战士们,只能吃囫囵豆子,啃生山药蛋充饥,战斗时还得勒紧裤腰带去冲锋。没有房子住,不少连队只得住进刚挖成的土洞里,再加上长期连续奔袭,战士们极度疲乏,身体虚弱,非战斗减员也在不断增多。兰州战役,利在速决。而此时的敌人却一直不战而退,我攻兰兵团判断马家军疑有弃守兰州的可能,认为稍有迟延,将会失去战机。因而在尚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便于21日向兰州以南的古城岭、狗娃山、营盘岭、沈家岭等战略要地发起攻击。激战两日,不仅毫无进展,反遭较大伤亡。敌人见解放军初攻受挫,以为胜利在望,气焰更为嚣张。据此,彭德怀当即决定暂停进攻,以三天时间认真总结经验,周密侦察,调整部署,改进战法,准备攻坚。根据彭德怀的命令,各攻城部队用三天时间普遍进行阵地总结,深入政治动员,克服轻敌思想;发扬军事民主,研究进攻战术;认真侦察地形,反复夜摸道路,并挖壕沟接近敌人阵地;大力组织骡马和勤杂人员,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运输物资器材。我第一野战军虽然试攻受挫,但摸清了敌人的部署、战术特点和地形情况。8月25日清晨,解放军再次对兰州发动总攻。这一次战事进展极为顺利,有了正确的军情分析,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南山主阵地就被解放军攻占。南山一失,敌军顿时大乱,无心恋战,立刻演变成兵败如山倒的溃败局势。

有征服的欲望、英勇的行为,面对复杂的战况就有必胜的条件。

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场上,兰州战役持续时间长、战斗范围广,从沈家岭战斗、狗娃山战斗、营盘岭战斗到窦家山战斗,发生的恶战前所未有。据一野战史记载:兰州攻坚战是西北解放战史上攻坚战中最大的一次。工事之坚固,敌人之顽强,地形之对敌有利均为空前未有。另一方面,我兵力之大,炮火之强,也是空前未有,其胜利作用与意义也特别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培养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固然要靠战略战术,要靠体制机制,要靠武器装备,要靠综合国力,但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军队也是不能打胜仗的。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写道: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锋利的刀刃。无数战争实践表明,英勇对于军人、军队和战争的作用与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谁有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毅力,谁就能取得胜利。”前辈的战斗精神永远需要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历史将永远记住那些为人民解放与幸福而作出贡献和牺牲的新中国的缔造者!作为战斗在新时代的年轻军人,我们要学习和弘扬兰州战役中我军英烈的战斗精神,深刻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发扬光大革命的优良传统,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

作者:

李昕益,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军政基础系讲师。

□兰州战役纪念馆 供稿 供图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