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寻找陇马的足迹②万马奔腾,踏起烈烈的汉风
1
带有马字的地名在天水麦积区也有一个,叫放马滩。在放马滩,还有更多具体入微的名字,如马耳尖山、马驼峰、马山梁、驻骖廊等等,可以想见古人对马儿倾注了怎样的深情。
在碧草连天的谷地,当地旅游部门摆放了一组白马的大型雕塑,栩栩如生,它们要么仰天长嘶,要么低首抚弄地上的青草,还有的彼此耳鬓厮磨,像是亲密的恋人。
当地学者毛惠民解读说,不要误认为它们只是一组简单的雕塑,实际上它们是打开秦人崛起厚重历史之门的密钥。天水《秦州志》载:“秦州东南一百里,四道岭有秦嬴非子繁息战马故址。”嬴非子见周孝王前的主要牧马地说的就是现在的放马滩。
西周后期,周王朝与北部蛮夷的战争使得战马奇缺,这时才发现多年购买的战马都来自位于西秦岭的原嬴族部落,于是周孝王征召部落首领非子来见,非子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周孝王赐汧渭地让非子继续养马,并准其复用嬴姓,依地名所在称之为嬴秦。嬴秦于是逐渐壮大。
秦之威名,赫赫犹在,只是号为六畜之首的马儿,又在哪里呢?
2
继续沿着非子牧马的遗迹寻溯,就来到了天水市清水县秦亭镇的张吕村,它地处甘陕交界的高寒二阴地区,农牧并重。
没进村子,我们就看到路边沙棘在秋阳下如玛瑙珍珠般闪耀,林草间有像棉花般随意散落的羊群,我们却没有发现马的存在,但实际上,秦亭,是非子牧马最早的地方,是秦文化兴盛的源泉。
《清水县志》记载:“周孝王十三年,封非子为附庸,而邑之秦。”秦人先祖嬴非子为周王室牧马有功,周王室将秦亭镇一带作为附属国封给了秦人。秦非子带领秦人在此繁养马匹,为周王室提供军事供给的同时,也壮大了秦的实力,开辟了东进关中,称霸中原的根据地。无论秦王朝、秦始皇、三秦大地、秦风秦腔,凡沾上秦字,大都与秦亭脱不了干系。
在村外的一处山谷终于发现了人工饲养的马群,水势潺潺的小溪让草坡变得松软无比,规模不是很大的马群几乎是静止的,它们的姿态是闲适、是优美,不再绷紧得像沙场上的离弦之箭,此时它们的身心彻底松弛下来,正倾心于口鼻间弥散了阳光味道的草叶。
同样是在天水市的张家川,关山,那列人文印痕饱满的山脉像一条绿丝带在我们面前展现着无尽的美丽,只是在张家川境内,它的旋律却像是被拧紧的琴弦发出的,凝结,突兀,而在相邻的陕西省陇县,它才尽情地展示着牧场的魅力,每一处峰峦山顶上还是一片林子,到了山腰却变成了美丽的草甸,遍布牛马。
一匹马儿披散着长长的鬃毛,在我们的车前刨刨蹄子,“咴咴”嘶鸣,神骏非常。
关山的地理特点既不同于南部秦岭山地,也不同于周围黄土高原,有人这样评价:陇坂满目皆千仞,唯有关山以秀媚。这显然指的是陕西省陇县的关山牧场。既有牧场之名,往上追溯,我们能得出答案,关山一带就是秦始皇祖先养马的地方。
秦人在这里凭借天赐的优越地理条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从经营畜牧业逐渐转向农业,不断发展壮大,进而入主关中平原,最后统一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秦。
3
关山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牧马之地。据史书记载,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曾从关山征集战马14万匹,足见当时这里牧马业的繁盛。然而现在,马的踪迹只是景区的点缀,要想看到万马奔腾的场面,要去河西走廊的山丹军马场。
关山牧场
西汉王朝在“河西六郡”(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设了三十六所牧师苑用来养马,以备对匈奴作战所需,而山丹军马场,就是当时汉王朝最大的马场,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
武帝之后,霍光当权,昭、宣二帝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边郡养马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汉书•匈奴传》:“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单于稽首臣服,遣子入侍,三世称藩,宾于汉庭。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东汉开国功臣马援家族就是在甘肃的土地上为两汉养马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家族,几代人经营着汉家王朝的牧师苑。
马援是甘肃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代名将、一代相马大师,是第一个为汉家王朝皇家用马制定国家标准的人。
陇马的繁盛到了北魏时期达到了最高峰,《魏书•志•卷十五》云: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麚年间(428—431),“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骆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
两百万匹,这是古代官营畜牧业的最高纪录。
在山丹焉支山的峰顶向远处眺望,我们看到周边有草原像军毯一样向远处铺展,它有一个名字叫大马营,似乎和通渭的马营在遥相呼应。
在这片草原上有着全亚洲最大的马场:山丹军马场。除了军马一场还有草原外,军马总场、二场、三场、四场已经没有了草原,而变成了农田。
山丹军马场
在军马一场,有幸见到了像黄云般在地平线上飞掠而来的浩大马群,他们的蹄音足以让大地都为之颤栗。
什么是汉风?我想这就是烈烈的汉风。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
责任编辑:黄璐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