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草原乡村蜕变记——合作市俄合拉村文旅产业发展巡礼
甘肃省曾经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苦瘠甲于天下”一度是甘肃很多地方的真实写照。如今,“苦”尽“甘”来,这片土地,正随着国家乡村全面振兴大战略、大布局、大规划的实施,用“绿色”谋发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曾经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区、灾害频发区、集中连片贫困区。2015年起,甘南州在全域范围内展开“环境革命”,将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相结合,创建了示范甘肃全省、领先全国的“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引导农牧民群众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俄合拉村航拍图(资料照片)
“牧云俄合拉”环境大变身
乘车沿合冶公路前行,连绵起伏的草甸草原、散落其间的藏家村寨、蜿蜒流淌的小溪河流、骑马悠然前行的牧民群众,高原版“小桥流水人家”跃然眼前,这里就是坐落于草原腹地的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文化旅游标杆村。平均海拔3100米的高原之上,阳光透过云层缝隙,为绿野披上一层金黄。蓝天白云下,一栋栋干净整齐的民居依山而建。
行走在甘南大地,处处可见俄合拉村这样大变样的乡村振兴图景。
天津援甘干部,合作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峰介绍,俄合拉村距离甘南州州府合作市15公里,曾是牧民定居点。2016年,甘南州启动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包括俄合拉村在内的一批农牧村成为乡村旅游的明星村。如今,这里帐篷旅游点、民宿、农(牧)家乐等旅游设施一应俱全,草原之夜灯火通明,各项活动丰富热闹,旅游业的发展让沉寂的草原渐渐沸腾。
藏族村民在俄合拉村广场上表演藏戏(资料照片)
“以前村里基本是土坯房,一条土路晴天扬尘、雨天泥泞,坑坑洼洼不说,房前屋后经常能看到垃圾。因为人畜混居,卫生堪忧。现在国家把我们村庄打造成了旅游标杆村,实施了人畜分离,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卫生。现在村里的路宽敞平坦,以前随处乱扔的垃圾分类装进了垃圾箱,生活污水统一排进了排水沟。”村民完代贡欣喜地说起村子的变化。
借助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完代贡家的一院土房“摇身一变”,成了带玻璃房的藏家院落,冬暖夏凉采光好。他还将闲置房入股发展民宿,在旅游公司的打包装修下,小屋温馨整洁,又不失藏式风情。“收入方面,把村民的房屋改成了民宿,家庭收入也增加了很多,村庄对面马队驿站有游客骑马照相,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每年年底有第三方运营公司还会给我们分红,分红的金额也是很可观的。”完代贡说。
俄合拉村村民完代贡的民宿
“外地游客对原始的草原游牧生活很感兴趣。一到夏天,这里的民宿几乎天天爆满,游客应接不暇。”天津援甘干部、合作市发改局副局长刘键说。
刘键介绍,以往的草原虽景色优美,但因基础设施缺乏,游客大多下车拍照、逗留片刻便匆匆离开。为了营造更好的游玩体验,俄合拉村在“留住人”上下足了功夫:游客服务中心和中高端民宿并存;原始游牧文化浓厚的餐吧和帐篷餐厅供游客多样化选择;以骑马、赛马为卖点的马队驿站和篝火晚会让游客体验原生态的民俗风情。
游客李蓝一家从河南安阳自驾而来,玩得非常开心。她说:“入夏之时,逃离城市,为自己安排一次追凉之旅。这里山峦线条柔和,碧绿的草地覆盖其上,尽显沧桑雄浑。山脚田地齐整,干净整齐的民居依山而建,正是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来甘南,来俄合拉村,见山见水见草原,见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
天津帮扶让美景变“钱景”
合作市俄合拉村原本是以畜牧业为主的传统藏族村落,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条件薄弱,群众生活水平低。近年来,甘南州敢于向环境卫生脏乱差“亮剑”,坚定不移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打造全域无垃圾的“金字招牌”。改变了千百年来广大农牧村人畜混居的生产生活方式,革除了人们的落后思想和保守心理,革新了群众的整体形象和气质内涵,特别是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让俄合拉村成为受党的政策实惠最多的村子之一。
好政策让俄合拉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甜美。2018年,俄合拉村启动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实施民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全村群众住进了通水通电通网络的新房子。
推开完代贡家大门,绘有各种花饰图案的楼梯、客厅和卧室,浓郁的民族特色装饰使得房屋格外漂亮。现代化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客厅里摆放着很多鲜花绿植。完代贡满意地说,自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城里很多亲戚都羡慕。
村民安居了还不够,产业也得跟上来。在完代贡家另一侧的岗坚诺林民宿,返乡创业的藏族汉子智华用流利的普通话介绍说:“整栋房子属于安多藏式的建筑风格,全都是我自己设计的。”
大学毕业工作了几年,智华成功“下海”,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还去过阿联酋、日本等10多个国家。他对各地充满民俗风情的民宿情有独钟,所以一直梦想着在家乡做民宿,却一直未能实现。“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智华回忆着过去,“守着这么美的草原,却招不来也留不住旅客。”
转机出现在2019年。“借助甘南州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的契机,俄合拉文化旅游标杆村从2019年11月开始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余万元。天津市滨海新区援派合作市工作组,立足俄合拉村情况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旅游标杆村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想办法,找资源,解难题,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优势资源,依托当地的地理和生态优势,从2020年开始,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256.85万元、对口支援资金840万元,修建游客服务中心、马队驿站、藏戏文化广场及附属设施;实施亮化、绿化、硬化、美化、净化工程;对原始藏式村落进行了全面改造,开展环境整治、人畜分离、改厕改院等行动;建设藏式精品民宿22间、铺设地下给排水管网4000米,完成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陈峰说,“在保留藏式建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将原生态的高山峡谷、草原溪流等自然景色与浓郁的民俗文化、游牧文化相结合,为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成集住宿餐饮、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听说家门口要修路,我就知道做旅游准能行。”智华随即放下顾虑,拿出全部积蓄扎进了民宿行业。用了三年时间精心打造,岗坚诺林民宿于2022年6月正式营业,靠着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碰撞交融的风格,成了当地的“网红”民宿。
岗坚诺林民宿藏式风格的装修
打造生态美吃上“旅游饭”
除了智华这样的先行者,整个俄合拉村也借助生态美,吃上“旅游饭”。俄合拉村依托冶力关大景区主动脉和美仁大草原出入口两大区位优势,释放旅游标杆村优质旅游资源的辐射带动效应,牢牢把握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契机,积极转产转业,在合作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投身到俄合拉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中,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协议,吸纳村民参与经营。“建成运营以来,年接待游客约10万余人,带动就业40余人,累计分红135万元,带动全村稳定增收致富。将该村打造成为‘合冶公路旅游风情线’的黄金驿站、甘南州17个文化旅游标杆村之一,使农牧民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展现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成果,彰显了津甘两地手拉手奔向共同富裕的深厚情谊。”陈峰说。俄合拉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小村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产业强村。
村口刻有“天津援建”字样的石雕
此外,合作市严格按照甘肃省委“三抓三促”行动总体部署和州委“群众工作五个全覆盖”要求,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落实“网格化+十户联防”工作制度,建立了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队长)、联户长的“三长联动”村民自治机制,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村规民约,设立“道德红黑榜”,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使“入格联户、联寺包僧、结对关爱、企业包联、支部联建”真正实现了全覆盖纵深推进,推动俄合拉村由村庄蝶变升华的“外在美”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内在美”实现深刻转变。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能够在家门口干事创业,对我来说是最幸福的。俄合拉村正以崭新的面貌迈上振兴之路,‘牧民当老板,美景变钱景’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言语中,智华充满信心。
(撰文、摄影、视频/吉宝刚 联合出品/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援甘前方指挥部)
责任编辑:车丹清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