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藏粮于地,守住建好“口粮田”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度,全国共有耕地12760.1万公顷,净增加约130万亩,这是继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净增加以后第二年实现净增加。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强化藏粮于地,必须守住建好“口粮田”,不断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耕地面积只增不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耕地后备资源是实施土地整治的重要基础,与严格保护耕地红线、有效利用国土资源、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工作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时,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从类型来看,全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包括荒草地、盐碱地和裸地等。当前,国内开垦利用盐碱地资源的科技储备比较充分,完全可以支撑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要做好顶层设计,搞好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应注意适盐碱发展,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坚持数量质量并重。严守耕地红线,这个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耕地保护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耕地保数量、提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个重要抓手。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田、土、水、路、林、电等诸多要素,要聚焦影响耕地质量的关键环节,补短板、锻长板,开展综合治理和改造提升。从东北黑土地到华北大粮仓,从西南山地到江南水乡,耕地类型、土壤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建设高标准农田要因地制宜、对症开方,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严格实行党政同责。党政同责,重若千钧。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明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要逐级签订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带位置分解下达,实行严格考核、重大问题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求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将牢守耕地红线提升到全新的政治高度,共同扛稳本地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除了耕地保护监督考核之外,还需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及时发现地方违法违规问题,查清问题、查实责任,严肃处置问题严重地区和重大典型问题,督促地方履责整改,以最严格的主基调在牢守耕地红线中担当使命。
当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向秋
责任编辑:黄璐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