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 特色农业产业升级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伴随着怡人的晚风,走在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新康村,栋栋民居白墙黛瓦,炊烟袅袅;远眺,漫无边际的向日葵花海随风摇曳,斑驳的光影散落一地,极力传递着生命的芬芳。和美乡村创建成效在此刻得以具象化。今年以来,兰州新区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创新发展高效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带领广大乡亲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奔小康崭新大道,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因地制宜
以“特”打响高原夏菜品牌
初秋时节,兰州新区的洋葱、西兰花、水果玉米等农作物进入成熟期,各大种植基地正抓紧采割,田间地头一派火热繁忙的好“丰”景。
在新区中川园区洋葱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洋葱清香,村民们忙着清理洋葱的泥土、修剪根叶、分拣装袋。洋葱收获期,大量的用工需求吸引了周围村民的积极参与,种植基地在解决采收难题的同时,也让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今年,我们种植了4500多亩洋葱,得益于田间管理技术的大幅提升,洋葱长势喜人。”甘肃美佳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正贤说,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种出的洋葱个头大、质量好、耐储存,深受各地客商青睐。在洋葱种植、采收等用工高峰期,基地每日可吸纳100多名周边村民务工,人均日收入200元至300元不等,洋葱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在秦川园区种植基地的高标准农田中,工人们穿梭田间,忙着采摘、称重。据了解,今年秦川园区水果玉米通过水肥一体化种植,亩产可以达到约2400斤。订单络绎不绝,主要销往成都、深圳、武汉等地,亩均收益达到2300元左右。“通过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水果玉米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今年,全园区共种植水果玉米近1万亩,预计可实现产业收入2000多万元,全年可带动群众就业3000多人次。”秦川园区农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加快传统农业向集约化、高效化的新型农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全面提升“菜篮子”的供给能力,打响高原夏菜品牌,用特色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科技驱动
以“智”解锁高产高效种植密码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和人才,更离不开科技驱动。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今年初,兰州新区把“强科技”行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智慧科技的加持,从智能温室到种植大棚,从鲜切玫瑰到水培蔬菜,无土栽培技术、自动化智能管控、物联网系统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技术设备、智能系统在新区广泛运用,推动农业种植方式更新换代,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1万亩,规划建设花卉贸易中心、花卉培育中心、生态精品蔬菜林果生产基地及采摘区三大区块,是集现代智慧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颐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走进园区,这边鲜切花卉花团锦簇,香气扑鼻;那边水培叶菜、无公害绿色果蔬生机盎然,煞是诱人。这里,有先进的温室建造技术、设施设备及水肥灌溉系统等,满满的“黑科技”令人耳目一新。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花卉产业基地销售负责人张兆贤介绍,自2020年6月智能温室投入使用以来,共建成了45.42万平方米的生产面积,其中包括6座文洛式智能温室。这些智能温室采用荷兰最先进的技术,通过精密传感器对温室内水、肥、气、热进行自动化控制,精准掌握每一株玫瑰的灌溉情况,就像为每一株玫瑰打点滴,让它们充分吸收营养,茁壮成长。2023年,兰州新区累计产出鲜切花约8340万枝,产值突破1亿元。今年上半年,累计产出鲜切花约4054万枝,产值达4400万元,同时,兰州新区持续拓展国际市场,花卉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112%。
传统农业是个“靠天吃饭”的产业,而现在,“数字农具”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在新区西岔园区的秦东农投食用菌生产车间,依靠数字赋能,种蘑菇就像在工厂里生产零部件一样,产出的“数字蘑菇”,每天通过线上线下源源不断发往市场,走上市民的餐桌。“我们通过精密调控,将菇房内温度稳定在24℃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同时,利用LED灯带精准模拟自然光照为食用菌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秦东农投双创中心负责人李学成说,数字化管控技术能让菌菇随时处于适宜生长的最佳环境,长出的菇外形美观、大小匀称、色泽鲜亮,而且出菇时间可以人为调控,有效规避出菇高峰,平稳菇价。如今产业园区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5%、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5%以上。在“智慧农业”的加持下,兰州新区秦东农投不仅获得“2023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还获得高效率香菇菌棒自动化接种装置、新型食用菌培养架、香菇智能化菌种辅助点种设备等24项专利,可年产食用菌10000吨、菌棒1000万个以上,年产值达1.5亿元。
创新赋能
以“带”串起全域共富
今年年初,兰州新区印发实施《关于高质量打造“3+3”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实施方案》,全面建设临港中川、商贸秦川、休闲西岔3个乡村振兴示范带。
“为了让这3条示范带独具特色,我们注重对沿线村庄历史、人文、生态、产业、旅游等资源的挖掘,以特色主题提升辨识度,推进基础设施、景观营造、公共配套和业态植入。”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陈智新向记者介绍说,按照这个思路,以现代生态景观农业展示带与临港特色乡村度假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临港中川”乡村振兴示范带上,史喇口乡村旅游景区已经开门迎客,集特色餐饮、风情民宿、文化展示、农产品现场加工、临港休闲于一体,以吃带住、以吃带游、以吃带购、以吃带赏的多业态交叉互补格局已然形成。以现代农业休闲带和都市市民休憩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休闲西岔”乡村振兴示范带上,按照“农业公园+设施农业+文创项目+共享农业”的模式,集生态种植、共享农场、康养旅居、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区吸引了周边城市人群,拉动了餐饮、酒店、农家乐等消费,增加居民收入。以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带和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商贸秦川”乡村振兴示范带上,通过挖掘“秦川文化”,以文引人;打造“职工驿站”,服务留人;培育“秦川味道”,美食聚人;发展“休闲产业”,环境宜人;重塑“秦川码头”,商气聚人;擦亮“乡村名片”,乡情留人。
如今,各示范带沿线村庄,旅游配套设施、道路、田园整治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已逐步完善,形成以示范带建设引领带动“城市发展与休闲旅游+体育运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局面,推动产业链不断延长、价值链不断提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丹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