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非遗系统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兰州新区统筹谋划、高位推进、狠抓落实,非遗系统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新区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个,项目传承群体达千余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新区大力推进非遗活态保护传承和融合发展,建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太平鼓教育保护实践基地1个,非遗传习所3个,非遗“振兴工厂”1个,民俗文化广场1个,推出非遗研学旅游线路2个,依托太平鼓舞、社火、锔瓷技艺、刺绣、蛋雕、东山转灯、锅庄等非遗资源,年均开展非遗展演,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军营、进展会、进商圈等保护传承活动200场次以上,年均服务群众30万人次。非遗资源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发非遗文创8个系列、19类产品,带动就业近200人,多个企事业单位先后获评“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第一批甘肃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黄河兰州段优秀文旅产业带动项目”、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荣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 昕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