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娘家人”做好暖心事 市总工会树立新时代工会工作兰州样板
“困难职工孩子上学没钱怎么办?”“辛苦工作拿不到工资怎么办?”“职工工作遇上难事怎么办?”“身患大病怎么办?”每当此时,职工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娘家人”——工会。这份沉甸甸的信赖,是工会组织心系职工群众、忠于职责、勇于担当作为的最好证明。
近年来,兰州市总工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政治思想引领,激发职工劳动智慧,增进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团结广大职工实干当先、奋勇争先,全面落实1139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强省会行动,奏响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最强音……进入新时代的兰州市总工会,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足音铿锵、华章回响。
搭建多样平台 激发劳动者新智慧
“进入兰州石化,成为一名产业工人,能够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我的青春,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永远不会后悔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4月25日,由兰州市总工会主办,兰州市机械轻纺工会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2024年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在兰州装备技师学院开讲,兰州石化公司退休丁腈橡胶装置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汪艳侠的宣讲感动了现场的百余名师生。
近年来,市总工会围绕“中国梦·劳动美”“发展我助力·建功新时代”等主题,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劳模宣讲报告会等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各类职工文化活动,号召广大职工筑牢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思想根基。而伴随着典型示范带动,各种类型劳动竞赛的风生水起,各类激发劳动者新智慧的平台一一搭建起来。
5月22日,兰州市“校企+工会”产业工人培育阵地在兰州装备制造技师学院西校区正式揭牌。这是兰州市总工会构建“产、教、培”融合、“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产业工人培育体系,更是加快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程的重要举措,意在利用“工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生产一线”四位一体的技能培训体系,围绕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学起来“解渴”、干起来“管用”的精品课程,通过建立健全“工学交替、双师带徒”培养机制,共同打造和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的特色品牌,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贡献院校力量。
5月24日,我市全面启动兰州市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抓链主,全面助推强省会”三年行动,推动产业、工会“双链融合”“双链发力”。此项行动自2024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重点产业链及重点区域、行业,通过联合市国资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工商联等单位,开展“链上”工会大调研行动、“链上”工会组建提升行动、“链上”职工创新创业提升行动、“链上”职工维权维稳提升行动、“链上”职工精神文化提升行动、“链上”职工服务品牌提升行动等六大行动,充分发挥链主单位“领头雁”优势,拓宽工会服务范围和提升工会服务质量,使全市基层工会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同时为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推进新时代美丽兰州建设,助力各“链主”单位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工会的组织链、服务链同各个产业的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我们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创建这么多平台,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工会服务全方位覆盖各个产业的职工,帮助企业职工解难题、增信心、强活力,全面激发兰州市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创优的热情和活力。”市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表示。
提升民生温度 强化参与社会治理力度
“我今天来社区想问问,今年暑假咱们还有托管班吗?孩子马上放暑假了,我得把他的去处安排好呀!”6月26日一大清早,市民张庆云就来到城关区雁北街道雁西路社区办公室,询问暑假托管班的相关事宜。
张庆云所说的暑假托管班,就是2023年城关区总工会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创建的雁北街道雁西路社区职工子女托管班。在这个班里设有学习区和休闲区,配备书架、桌椅、多功能一体机、观影区、书房等硬件设施,并结合各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爱好,开设暑假作业辅导、口才、书法、绘画、音乐等课程,免费托管了1至6年级小学生20名。“我们今年会继续指导雁西路社区和兰州市三十五中借助地理位置便利的‘小站点’‘小场所’,有效解决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双职工子女的假期托管等问题。”城关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政府购买服务同时进行的,是市总工会扶持起来的一大批工会女职工志愿服务队,她们活动在基层一线,在为广大职工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努力培育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贾晓茹是七里河区总工会的社会化工作者,也是“暖融居家”服务团队的创办者和负责人。5年来,她将街道社区的15名女职工组织起来,以社区孤寡老人居家养老和双职工家庭子女托护为主要服务目标,为辖区居民和职工提供方便快捷、高品质的全天候服务,叫响了志愿服务的“工会品牌”。
上午11点,“暖融居家”志愿者王继芳装好刚出笼热腾腾的大包子,就急着出门。“严叔每天早睡早起,午饭要吃早,下午5点送晚饭,晚上八九点就上床休息,早上四五点就起床……”王继芳说着话一路小跑。86岁的严叔,是一位退休独居的老工程师,一日三餐、饮食起居,都交给了“暖融居家”。和严叔一样,现在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建工中街社区298位独居、患病、残疾的老人,在“晓茹团队”的呵护下安享晚年。
2024年5月,七里河区在9个街道成立了各具特色的“晓茹分队”,服务内容扩展至8个方面,服务范围覆盖全区67个社区。兰州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15分钟职工服务圈、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提高职工生活品质,都需要工会工作下沉社区、衔接基层,让职工群众在8小时内外都能感受到工会组织的贴心关爱和服务。
如今,和时刻在线的“晓茹团队”一样,白塔山社区发起的“金阿姨的下午茶”、天庆物业园区发起的每月19日开展的“关爱19·爱要长久”敬老爱老系列活动、杨家园社区发起的“培育好家风,周五读书会”、盐场路街道穆柯寨社区“工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综合体等一批工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工”字品牌,这些都是丰富和创新新时代工会“枫桥经验”的兰州范本。
聚焦主责主业 谱写维权服务新篇章
2023年12月底,兰州市美好生活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来自美团、饿了么的1653名网约送餐员全部实名入会。以美好生活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的建立为标志,截至11月30日,兰州市的4958名外卖送餐员已经全部加入工会组织,实现了外卖送餐员100%动态入会。“工会组织夏送清凉、冬送温暖,长期为我们免费体检送健康,让大家时时都能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美团外卖骑手廖亚洲是一名普通的网约送餐员,自2020年8月从事外卖行业以来,每天骑行超过180公里,脚步留在了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近年来,兰州市总工会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采取多种措施,先后组建了兰州蓝骑士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兰州智慧能源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兰州市城关区广武门街道工会联合会等覆盖外卖送餐员的工会组织。而在外卖送餐行业,兰州市通过动员地区头部企业合作商建立工会吸纳“专送骑手”;在各街道建立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吸纳“众包骑手”;依托兰州铁塔公司换电业务建立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吸纳灵活就业的“自由骑手”,通过“三层网络”体系,让“骑手小哥”能够时时看到工会身影、听到工会声音、感受到工会作为。
近期,为推动兰州市牛肉面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总工会延伸兰州地域快递行业集体协商工作实效,购买了七里河区牛肉面经营企业联合工会成员单位——甘肃合力职业培训学校的项目,开展“我为快递小哥送碗面”暖心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做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权益维护工作,为实施强省会行动和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贡献工会力量。”市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赵万山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