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民生问题 畅谈发展大计 ——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12月22日,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18位来自民主党派及各界的政协委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重大问题,谈想法、提建议、献良策。发言委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每个人在短短7分钟的发言时间内,说出了发自肺腑的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了广大委员参政议政和履职尽责的成果。
促进我市
电商平台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电商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目前,我市还没有较大规模的电商平台,本地网店基本上都是依托淘宝、天猫、京东等省外电商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和全国电商平台相比依然存在平台小、网店少、产品乏等方面的差距。
为此,市政协委员樊惠蕊建议,我市要狠抓平台经济发展机遇,在“引”“扶”“转”“建”四个方面精准发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切实促进我市电商平台经济发展。
在“引”的方面下功夫,有效引进头部电商平台在我市设立区域平台或者二级子平台,借助头部电商平台企业的市场占据额和影响力,推进我市名优产品“上线”“触网”,不断加强“互联网+陇货”的有效衔接,通过网络宣传展示我市名品优品,推进“陇货触网”“陇货出陇”。
在“扶”的方面下功夫,积极发挥好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作用,深化“放管服”“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服务措施,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导电商平台企业内部信用建设,探索新业态标准体系,大力扶持我市有一定基础的“百合生活网”综合性电商平台以及“秀宝网”等特色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做大做强,支持其成为地方性或行业性的龙头电商平台企业。
在“转”的方面下功夫,积极促进我市市场实体转型升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实体经营者开设经营性网站,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网络经营模式,以网上销售带动门店销售,以门店销售支撑网上销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发展网上商品交易市场,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线下实体专业市场建设网上交易市场,充分扩展市场辐射功能和聚集效应。
在“建”的方面下功夫,支持引导我市知名生产、流通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建设网上商城、网上交易平台等。以牛羊产业、百合、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等在我市具有一定行业特色、具有一定市场独占地位的产品为基础,建立专门行业类别的专业性电商平台。以此为突破口,抢抓市场机遇,抢占市场份额,确立产品话语权。
进一步提高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全市已经建成64个省级、1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产业兴、风貌美、群众富的新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在规划编制、宣传引导、项目建设资金、共管共享资金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逐步优化解决。
为此,市政协委员李旭在代表民建兰州市委员会发言时建议,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乡镇街道、村委会和群众代表要全程参与。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规划编制。
与此同时,要多渠道加大投入,切实完善基础设施。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比例,重点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在宣传引导方面,李旭建议,应该通过多方面教育引导,提高群众参与意识。要丰富宣传形式和渠道,充分利用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向村民讲解新的生产、生活理念,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
“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要大力实施源头治理,切实减少废弃物污染。”李旭建议,要综合利用农村种养殖业废弃物,积极推广沼气、有机肥料加工技术,完善种植大户与养殖大户定期见面交流机制,实现秸秆、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尾菜、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力度,减少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用燃气和电能逐步替代传统燃煤烧柴方式。
此外,要建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身义务种草种树,开展乡村空地绿化、墙面绿化、庭院绿化。建立植树登记卡制度,推广林木绿地认养、认建、保护,增加绿化面积。深入推进集体林改,有效盘活集体林地资源,培育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实现生态效益与经营效益“双赢”。
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
让生活更便利
2020年兰州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天蓝了、水清了、生态环境更好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度提升。2020年,兰州市发布了《十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规划研究与导则》,在提升城市环境、市容市貌的同时,让居民享受更加便利的生活。
就此,市政协委员王新冰在发言时建议,要科学规划生活圈,按照城市新、老区域差异,分类进行规划导引,将居住人口较多,社区相对集中的城市区域纳入到重点打造的范围,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确定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建设项目及完成时间。
“十五分钟生活圈的主要作用,就是方便服务群众。”王新冰建议,在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功能设置等方面,主要以“便利购物”“贴心服务”“品质生活”等三大服务功能为主,公益兼顾商业发展,同时结合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等政务资源,准确定位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王新冰认为,要构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尽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形地物新建改建设施,构建“一级社区商业中心综合市场;二级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三级便民肉菜店,流动蔬菜直通车,便民早餐车及早餐配送点”等三级架构的便民服务体系,推动便民商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不断纵向、深度发展。
与此同时,建设社区电商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百货配送、蔬菜、快餐、家政、维修等一站式、多功能、综合性、高品质便民服务,实现家庭、政府、社会多方受益。
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各区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十五分钟生活圈管理机制,在便民市场和社区便民店的规划建设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合理设置应季蔬菜水果临时销售点,实行“定人、定时、定点、定管理、定保洁”的五定管理,在真正打造居民生活便利的同时,努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持续做好我市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我市作为全国先行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坚持把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有机结合,经过几年的努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依然在思想认识、工作机制、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欠缺之处,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为此,市政协委员郭建宏在代表九三学社兰州市委员会发言时建议,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垃圾分类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具体行动抓实抓好。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突出党建引领、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郭建宏建议,应该聚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要做好前端分类投放,强化入户指导、桶边督导、激励引导,杜绝“源头混投”现象。发挥物业企业优势,推动物业企业服务方式转变。要完善中端分类收运,生活垃圾清运服务企业严格按生活垃圾分类类别配套相应清运车辆,建立全流程综合信息和监管系统,切实杜绝“前分后混、混收混运”现象。要提升分类处理能力,解决厨余垃圾“前端按类分,后端一锅煮”的问题。
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的建设,郭建宏建议,应该突出长效管理,提升工作实效。健全协同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治理工作,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治理体系。要建立居民自治体系,搭建居民与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的沟通平台,引导和推动小区居民凝聚共识。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经费保障,提升准确投放、收集和运输效率。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相关环节,逐步使垃圾分类处理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晨 谯喜龙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