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正文

烈日下 他为列车“穿针引线”

2024-08-21 07:09:42 智能朗读:

虽已立秋,“秋老虎”却威力十足,经过一上午的阳光炙烤,兰州北车站编组场里热气腾腾,脚踩在地面上,一股热气直袭脚底。

弯腰、屈膝,于鸿瑞灵活地钻入两节车体之间,一手抱住一节风管,双手用力将风管连接到一起,满是油污的脸上被汗水冲出一道道沟壑。

于鸿瑞是兰州北车站运转车间的一名学习调车长,这是他今天白班的第6趟作业。

进入暑运,电煤需求旺盛,车站作为兰新线上的关键节点,作业量明显增加,7月份日均办理辆数26658辆,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66辆,于鸿瑞所在的下行编尾每个班就要编组40余列。

连接完所有风管,于鸿瑞对每节车体车钩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核对完尾部车号后,扒乘在最后一节车体上,跟随车列一起前往出发场进行连挂。“10车……5车……3车……”于鸿瑞趴在车帮上,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线路,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和停留车的距离,在头顶骄阳和车体释放热量的合力“烧烤”下,汗珠顺着下巴一滴滴落下。“一度停车!”在距离停留车一车距离的时候,他一手紧抓车梯,一手果断拿起对讲机联控调车机车停车。

待车停稳,于鸿瑞从车上下来,用袖子抹一把脸上的汗,站在股道边指挥着车体以更慢的速度缓缓向轨道停留车靠近,随着“哐当”一声,两节车列连接成功,这次编组作业告一段落。

2013年参加工作的于鸿瑞已经在调车岗位工作了十余年,业务扎实,经验丰富,在今年集团公司车务系统调车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调车长个人第一名。

“27027次编组计划好,请及时出务……”电话里传出调车区长的声音,刚吃完饭的于鸿瑞站起身,拿过计划条,认真看起调车计划来,“调车作业也是个精细活,编组作业也有很多‘规矩’,关门车、车长、轴重这些都有要求,不是连挂到一起就可以了,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看完计划的于鸿瑞将计划条夹在衣服前襟上,整理好着装和防护备品后,准备开始新一轮作业。编组场里一列列车列蓄势待发,即将在于鸿瑞和同事们的“组装”下,奔赴全国各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通讯员 抗瑾娴

责任编辑:钟磊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