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真情扶危助困 奉献青春力量 张琳:愿尽我所能,用志愿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张琳是甘肃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甘肃无二美学志愿服务队队长。从2014年6月开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间3065小时;已经帮助110多为残障青少年康复,减免医药费90万元。近七年来,她和志愿者们一起帮助困难群体9200多人次,募集米面油物资290余万元。
2014年7月,张琳和志愿者第一次走访帮扶家庭,来到了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街道的王光清家,看着躺在床上的王银花,这个看起来只有四五岁孩子般大小的女孩,其实已经17岁了。妻子张玉英患有精神残疾,尽管只有40多岁,但看起来已经是白发苍苍,王光清每天的时间都花在了照顾女儿和生活无法自理的妻子身上,临走的时候,张琳什么话都没有说,默默地留下了2000元钱……
张琳联系社会各界力量,多年来共帮扶脑瘫、骨病青少年115人,减免医药费90.5万元。
2016年,张琳做了一个决定,加入了甘肃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们向市民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户慰问已经签署入库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家庭”。2019年7月2日,是张琳结婚纪念日,这一天她带着爱人登记签署了“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登记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
2020年1月28日,那天正是大年初四,在家的张琳得知兰州市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加,随即与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的162名志愿者共同报名参加了“兰州市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并立即投入到了防疫一线的志愿服务当中去。2月6日至3月27日,她和志愿者募集到消毒喷壶200个、乳胶手套560双、一次性口罩12350个、N95口罩5750个、酒精3200升、消杀液15600升,总价值56万元的防疫物资,先后捐赠给了25家单位,联络社区服务卡口点11个,各点均联络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轮流值守,开展服务。
近七年来,张琳和志愿者们共帮扶城关区伏龙坪街道、安宁区社会福利院、兰州市盲聋哑学校、榆中县马坡乡等39个乡镇(单位)残障青少年9256余人次,捐助煤炭、衣物、米面油、小尾寒羊等物资总价值292万余元。
张琳说,志愿服务就要多跑路,让人们感受到温暖,传递社会温度和关心,让困难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谯喜龙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