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红色沃土 激发产业活力 七里河区魏岭乡扎实推进“巍巍红岭”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七里河区魏岭乡沈家岭村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土地,75年前,一场激烈的战役在这里发生。如今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是革命精神持续传承和发扬着。近年来,魏岭乡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挖掘地域品牌价值,以创建和美乡村为依托,扎实推进“巍巍红岭”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形成全乡新经营体系,抱团取暖、以点带面,构建三产联动、农民富裕、生态和谐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万亩油料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沈家岭村油葵种植基地,只见金黄的油葵花铺满大地,形成了一片耀眼的金色海洋。微风吹过掀起层层叠叠的波浪,一幅美丽动人的田园画卷尽收眼底。
“我们种植的油葵含油量多、出油率高、油品品质好。目前油葵接近成熟,我们将榨取食用油投放市场。”魏岭乡党委书记李大为介绍说,今年以来,沈家岭村流转了村民闲置土地,打造了包含油菜、油葵、核桃树的油料作物种植项目,油菜籽已经收割完毕进入榨油阶段,目前油葵、核桃也进入了收获期,有效带动村里农户增收,让闲置田变成生态田、增收田。
值得一提的是,沈家岭村油料作物种植项目采用“油葵+油菜”轮作模式,季节交替中,“一地双收”成为现实,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近年来,我们加快构建‘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盘活村集体土地,积极打造油料种植示范基地,目前油葵、油菜、核桃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努力让群众手中既有‘油’也有‘粮’。”李大为说道。
全产业链条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走进沈家岭村榨油坊,只见几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伴随着榨油机轰隆隆的声响,黄亮醇香的菜籽油缓缓流入油桶,浓郁的油香味迎面袭来。
魏岭乡副乡长樊富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村里不仅成立了加工油坊,还积极打造了位于市区的两家‘红岭优品’品牌超市,超市主要售卖百合、油菜籽油、油葵油、核桃油、面粉等魏岭乡的农产品,预计两个月后正式开业。这一系列举措为形成种植、观赏、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魏岭乡巩固红色文旅示范带沿线各村优势,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油料、百合、中药材和精细特菜等特色产业,建设万亩高标准梯田、万亩油料种植基地和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夯实农产品产业链供应基础。
不断擦亮“红色文旅”名片
“喝了邮政咖啡、文创雪糕,买了邮票等一些文创产品,红色文化渗透在一点一滴中。”7月19日至21日,兰州大学青葵支教队成员深入沈家岭村开展了一系列传承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身临其境追寻红色印记,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据了解,7至8月是该村旅游旺季,单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达到5000人次左右。
李大为说,“巍巍红岭”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进行建设,将8个行政村划分为南北方向的红色旅游示范区和东西方向的康养观光示范区,在红色旅游示范区建设沈家岭3A级景区,以红色文化长廊串起红色教育体验区、红色文化传承区等六个区块形成“一廊、六区、两中心”发展布局;在康养观光示范区建设康养基地和生态园区,以七道梁摩云关风景区、象狮山旅游度假区形成“三区一基地”观光线路,通过项目推动、示范创建强化产业支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集面成带,建设农业产业强乡,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李大为表示,魏岭乡将继续巩固沈家岭3A级旅游景区成果,以沈家岭红色教育基地会客厅、样板庭院等项目为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推动象狮山风景区和摩云关风景区协同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为“巍巍红岭”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增光添彩,为产业助农增收贡献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文/图
责任编辑:钟磊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