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阳光” 汇聚多方合力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孩子们在乐高课上搭建积木
孩子们收到自己的“微心愿”
今年以来,七里河区土门墩街道兰通社区不断巩固和拓展未成年人教育阵地,精心谋划打造了“一米阳光”公益项目,构筑社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育人网络,同时创新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作载体,织密保护网络,凝聚起教育和关怀未成年人的社会合力,为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多家单位联合打造“一米阳光”公益项目
在七里河区土门墩街道兰通社区,有一个大家熟知并且很受欢迎的“一米阳光”公益助学活动。它正如其名,不仅带给孩子们温暖,更是点亮了孩子们的童年。
“看完这个动画,是不是很多同学都蠢蠢欲动,自己可以先简单设计一下,然后搭起来吧!”6月5日下午,七里河区西津路学校二年级一班的教室内,一堂有趣的乐高课程正在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搭建着自己喜欢的模型,对这堂课的喜爱和认真都写在脸上。
这堂乐高课程正是兰通社区联合甘肃兴邦社会服务工作中心免费为孩子们开展的,是“一米阳光”系列课程之一。
兰通社区党委书记崔小琴向记者介绍,“一米阳光”爱心助学项目主要由“阳光悦课程”“阳光微心愿”“一米守护零距离”“一米关爱在身边”这四个部分构成。针对这四个主题又涵盖“趣味乐高积木”“科学实操实验”“禁毒宣传讲堂”“法律法规教育”“交通安全讲解”“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等课程。
很多爱心助学活动具有阶段性、临时性,而“一米阳光”公益助学将会常态、长期地开展下去。这个项目开展之初,兰通社区多次联合西津路学校走访调研孩子们参与兴趣班的情况,在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下而设置课程。西津路学校副校长杨洁告诉记者,“西津路学校大部分孩子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孩子们报课外兴趣班比例不高。我们走访调研后,发现孩子们想参加乐高、科学实验的呼声比较高,同时,孩子们也盼望着能走出校门,参加一些研学活动。”
由此,一场“爱心接力”在兰通社区传递开来。在兰通社区的牵头组织下,土门墩派出所、七里河区交警队、爱尔眼视光医院、土门墩街道社工站、兰通社区卫生站等单位纷纷加入这个公益项目,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
“那次我戴着VR,体验了‘酒后驾驶’还经历了一次可怕的‘车祸’,让人太难忘了!交通安全的知识已深深刻在了我的脑子里。”说起一个月前去体验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的经历,五年级二班的熊鑫同学依旧记忆深刻。
“爱心助学项目通过‘思维+实践、理论+体验’的多维度教育方式真正实践‘并行互补,充实延伸’的思路,联合社会多方力量用实际行动帮助到西津路学校的孩子们。孩子们既能感受到兰通社区大家庭带来的照拂与关爱,又能在社会各方力量的帮助下逐渐变得自信、自强。”崔小琴说。
用爱呵护成长 用心守护未来
“没想到社区这么细心为孩子换来了合适尺寸的舞蹈服,我们自己都觉得有点麻烦,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可以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对孩子真切的关爱。”说起社区对孩子的关心,李玉林(化名)连连称赞。
在西津路学校,有的学生家庭生活状况较拮据。今年2月,社区党委和西津路学校在调研摸排后,收集整理了一些特殊家庭及困境儿童的学习心愿清单,并联合市林业局等辖区包抓单位决定完成他们的小小“微心愿”。当一个个书包、画板、一双双球鞋、舞蹈服等物品送到孩子们手中时,孩子们开心不已。一位小朋友收到的舞蹈服尺寸偏小,社区工作人员当即联系店家进行更换,孩子的父母表示感谢。
每个寒暑假的周二下午两点半去社区“玩”,已经成了兰通厂片区孩子们的“必修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人员总能想出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去开展各类活动,如看一场红色电影,当一次文明行为的小监督者,今天我来当小小交通员,通过体验式的趣味课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当中,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社区流动人员也很多。如何保证辖区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这也是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禁毒工作人员、纪检工作人员、社区安监员等专门对辖区的个体经营点,如饭馆、文具店、打印店、小商店等场所展开不定期检查监督。重点监督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隐患以及带有色情、暴力、迷信等元素的书籍、文具、音像制品等,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干净、整洁、放心的学习生活环境,用心呵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记者手记:
聆听“一米声音”
汇聚“一米关爱”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在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了兰通社区的用心用情,无微不至地浇灌着每一朵花,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兰通社区用“一米”的距离聆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需求,并凝聚社会力量,为他们提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公益服务,在他们的心里播种下一颗温暖的种子,为孩子们撑起可期的明天,可赞。同时,兰通社区针对实际,积极探索构建的社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机制,更是值得借鉴。
策划:柴希中 艾 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