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雕像随想
一进兰州雁滩高速公路口,新近塑起的霍去病跃马挥戈率领将士西征的群雕,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群雕通高26米,由花岗岩奠基,铸铜塑身。主雕塑霍去病飒爽威武、气宇轩昂,麾下的众将士意气风发、奋力向前。这是一群慷慨出征的热血男儿,将生命的豪情与战士的赤诚交付给祁连大漠,最终化作穿越历史时空的一尊尊生命的雕塑。群雕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珠联璧合、遥相呼应,成为兰州又一处新景观,彰显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人物雕像是人们崇拜、仰慕、祭祀、缅怀的偶像。在我国,除了在庙宇中供奉被神话了的人物雕像外,那就是皇族国戚陵寝前的石翁仲,能塑成雕像安放在广场、街道或公园的人物并不多,但这位2000多年前挥师西进平定匈奴的民族英雄在甘肃却是个例外,不仅兰州不止一处塑有霍去病雕像,并且在河西的一些地方,也有纪念霍去病率兵征战的雕塑。祖籍山西平阳的霍去病之所以被这里的人民所仰慕,有着深深的历史渊源。
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霍去病“元狩二年春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说的是,公元前121年,当时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带领精骑万余出陇西,荣获战功。翻越焉支山一千多里,与匈奴短兵相接,鏖战于皋兰下,斩杀了折兰王、卢侯王,大获全胜,俘虏浑邪王子和相国、都尉等,歼敌近9000人,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对文中的“鏖皋兰下”的“皋兰”指的是哪里,专家们争论不已。一种观点是,此“皋兰”和现在位于兰州城南的皋兰山不是一码事。因为“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方“鏖皋兰下”,和兰州相距甚远。因文中未说明“皋兰”是山,故有可能是关、是河、是津(渡口);但鏖战于山下、关下,还说得通,但河下、津下,似有不妥。于是,有人认为,“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按地理位置,此“皋兰”应为甘州(今张掖)的合黎山,因“皋兰”是匈奴人对河边大山的泛称。
而另一种观点是,在秦汉时期,兰州的南山已被称作皋兰山。他们认为,“鏖皋兰下”就是指兰州的皋兰山,根据是清初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有关兰州的记载。此书中说:“皋兰山,州南五里,州之主山也。山下地势平旷,可屯百万兵,《汉书》‘屯兵皋兰山下’,即此。山峡有五眼泉,相传去病屯兵时,士卒疲渴,以鞭卓地,泉涌者之,隋因以山为州(隋朝的时候,取皋兰山的“兰”字为州名)”。有的专家经过考证,认为元狩二年霍去病进军河西的路线,不可能绕过兰州穿越羌人聚居的地区到达张掖,而是从陇西狄道西北进入兰州,再从兰州附近的索桥渡过黄河,沿乌鞘岭以北的草地行军,经过庄浪河、石羊河,到达焉支山,急进1000多里,与匈奴军拼杀,后突然回兵,鏖战于兰州的皋兰山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完成了第一次西征。按照这种说法,霍去病就和兰州发生了联系,他在皋兰山下鞭戳五眼泉水的传说也就事出有因。但是,由于史书上缺乏霍去病率兵回师鏖战于兰州皋兰山下的记载,这也仅仅是推测。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史书记载过于简略,对这段史实的感觉就像在看一场皮影戏,影影绰绰,不甚分明,只能任由后人的联想和描摹,但历史的的真相不能停留在“可能是这样”的假想命题上,仍需专家去考证。然而,霍去病六次进击匈奴,其中元狩二年春、夏,连续打了两次河西战役,则在史书记载得比较详细。第二次河西战役,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在河西杀敌3万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收复河西走廊地区,为朝廷设立河西四郡,进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纪念河西战役,现在的酒泉市泉湖公园,就塑有霍去病率军征战的群雕。这些辉煌战绩,在汗青上挥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元前117年,名为“去病”的霍将军却因病英年早逝,年仅24岁,汉武帝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的墓地修成祁连山状大冢,并雕造有石雕群。石雕包括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卧牛、野猪……以及题铭刻石等。石雕和未经雕琢的竖石、坟冢、草木一起,巧妙地组成了一个艺术综合体,自然烘托了主体雕刻马踏匈奴。马踏匈奴石雕高1.68米,长1.90米。雕塑的战马威武雄健,气势逼人,马下仰卧的匈奴人一脸无奈,呈垂死挣扎状。古时墓前不竖立故去的真人雕像,以马踏匈奴为主体的石雕群,连同祁连山状的墓丘,共同彰显了霍去病的赫赫战功。据史书记载,石雕群是汉武帝特命雕刻艺术家精心设计雕刻的。艺术家匠心独运,雕像并未直接表现英雄本身,而是以英雄的坐骑和各种野兽来体现霍去病征战祁连山的特定环境。特别是以马作为最重要的象征物,墓前除了马踏匈奴外,还有卧马、跃马石雕,威严、肃穆、剽悍,勇往直前,含蓄地体现了霍去病的人物性格特征。石雕群大气磅礴,处处显示大汉雄风。
长眠于他曾经征战过地方的象形墓地里的霍去病,可能带走了一些翔实的历史细节,但这些凝聚着时间和空间的雕像,则成为一个不朽的灵魂永久地留下民族精神的丰碑。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