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兰州秦苑"三张"
问新老观众,当今兰州市秦腔界谁的名气大、谁的戏演得好、谁是当今兰州秦腔的代表性人物?他们肯定回答说是“三张”。“三张”者即张兰秦、张安学、张小琴。
不论何地何时的秦苑,均有当地当时的秦腔名家。这些名家年复一年,承上启下,为演好戏而竭尽一生的勤奋努力,既为广大观众带来欢悦、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是该地区该团社的“台柱子”、真诚担当着当地秦腔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重任,因而倍受新老观众的热捧与敬重。
演员,其特殊功用是能够“创造角色”,即普通观众所说的“演啥像啥”,故而有“活诸葛”、“活包公”、“活周瑜”之类的美称,以此赞誉该演员。演员的这种特殊技能非一般人可及。黄佐临先生说过,摹仿力、敏感力、应变力、想象力、吸引力,是演员的“天赋测量仪”,因而,这诸多的“力”很难一起出色地集聚到某个演员身上,尤其是戏曲演员,出个代表性的名家绝非易事。故而,一旦出个现远近闻名的“把式”来,当该引导之、保护之,兰州秦苑的“三张”更应在推崇、保护之例。
张兰秦,主工净角,国家一级演员,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的弟子,观众公认的“西北花脸王”。他外貌魁梧,气质豪迈,练就一副金嗓子,能“背”近百部传统秦腔剧目,且往往铜锤花脸与架子花脸“两门抱”,表演洒脱、豪迈,富有力度,极具雕塑美感,《铡美案》、《忠保国》、《黄河阵》、《赵氏孤儿》、《五台会兄》、《白叮本》、《龙源》、《曹操与杨修》都是他的代表作。是在戏曲不景气中,他却能脱颖而出,“成为传承华夏艺术具有黄土风者”的西北名净。
张安学,主工文武须生、红生,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有《金沙滩》、《出棠邑》、《出五关》、《秦香莲》、《闯宫抱斗》、《唐太宗嫁女》、《曹操与杨修》等等。表演细腻,文武不挡,台风严谨,尤其是唱腔悠婉、吐字清准、发音有厚度且韵味绵长。他对兰州须生“三杰”郗德玉、文汉臣、耿忠义先生极为尊崇,也继承了其艺术风格。系第二届“兰艺之星”,在中国秦腔艺术节屡获优秀表演奖。
张小琴,第23届中国梅花奖得主,系兰州秦苑“摘梅”第一人。她刻苦拓展自己的戏路,应工小旦也擅长青衣,工花旦在行,演刀马旦亦功底颇深而风彩照人。《铡美案》、《窦娥冤》、《金鳞记》、《白蛇传》、《周仁回府》、《银屏公主》、《茸宝记》等30多部大本戏及《杀狗劝妻》、《打神告庙》、《刺蚌》、《劈棺》等许多折子戏都是她的拿手好戏。而她善于以俊秀的扮相、清亮的唱腔、细腻的做派和高难的武功表现剧中人物特征,坚持从心灵深处刻画角色性格。
应该承认,在“转体改制”后的今天,“三张”似乎比他们的师长更存在危机感。大文化背景下,一些地方演艺领域在“追逐时尚”的热情中出现自己的文化被西化的现象;某些时候“市场是检验艺术的唯一标准”论调愈演愈烈,有的人认为“落后”的戏曲艺术必然要被舶来的洋歌剧、音乐剧、选美作秀的表演所取代。自然认为,上上下下的“立体调控”当然势在必行。
应该看到,秦腔在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必然是这个时期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秦腔“是西北人民精神气质的一种挥发”,而“三张”在今天依然恪守秦腔传统的精神,就是一种文化的自觉与担当。面对今日的困惑,秦腔的观众也在思考。有位在外地某企业做高管的朋友来兰州为其在定西农村老家的父母买秦腔录像碟盘后,发来短信说:“现在秦腔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真要到只剩最后一批老艺人了,我们又要不惜血本当做非物质遗产保护,算总账,钱一点也不少花;我要是有能力把秦腔带出国门,几代以后,秦腔若成了他国国剧,国人又要挖我祖坟了……”
这位甘肃籍的高管很有思想,其见解不是没有价值的。而张兰秦、张安学两位兰州秦腔的代表性人物并没有因自己已办了退休手续而止步于他们所钟爱的秦腔活动,他们依旧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四处演出,特别是在农村的舞台,哪里有节会就去哪里,哪里邀约就去哪里演,宝刀不老,名声依旧,体现了他们自身的价值与追求。40多岁的张小琴还是照常上班排戏带学生,他们在金城大剧院上演《狸猫换太子》、《曹操与杨修》等剧目,基本满座,给予兰州现存的这支队伍以更多的期望。这才是“活态的秦腔”、活在民间的表演艺术,说明古老的秦腔至今仍有生命力,“三张”依然我行我素,坚守着自己的秦腔领地,持续着一种强化秦腔艺术生态环境的努力。
森林/文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