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热门话题> 正文

■一针见血 参与反诈也是见义勇为 这个可以有

2023-08-04 08:53:53 智能朗读:

近日,江苏南京市公安局、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制定出台《南京市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见义勇为专项奖励办法》,规定除履行法定义务、工作职责外,凡在南京市行政区域内积极参与阻止、举报电信网络诈骗的公民,按照制止诈骗案件发生、提供涉诈电话卡或银行卡线索、提供诈骗犯罪嫌疑人线索、提供出境从事诈骗活动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打掉犯罪窝点等情节和贡献大小,由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给予100―5000元不等的奖励。

这是个好办法!

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已成为当前的主要犯罪形态。电信网络诈骗严重侵害广大群众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惩治力度:从制定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到积极开展“云剑”“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从构建推出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反诈利器,到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46.4万起;工信部累计拦截诈骗电话21亿次、短信24.2亿条;中央网信办封堵境外涉诈网址79.9万个……

不过数据的另一面是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猖獗,反诈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小马飞刀告诉各位,不是那些骗子本人有多高明,而是他们已经有了专门的剧本,这些剧本是根据人的特点编写的——白领怎么骗、学生家长怎么骗、孤寡老人怎么骗、家庭主妇怎么骗,都有对应的话术和套路。而且,电信网络诈骗背后隐藏着庞大的利益链。上游非法收集办理电话卡、银行卡,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诈骗剧本,搭建技术平台,中游通过引诱、恐吓等办法,将目标引入圈套,下游为诈骗集团转赃取现。尤其许多诈骗分子藏匿在境外,不同国家对电诈的监管力度、法律规则存在差异,造成我国警方取证难、遣返难、打击难。

怎么办?事实告诉我们,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能止于见招拆招,必须让防治走在网络诈骗前面。“打”“防”“管”“控”“宣”等环节均不可或缺。有专家指出,在治理网络电信诈骗工作中,“全民皆兵”的反诈机制与格局的建立势在必行。再高明的网络诈骗技术,也是利用人性弱点。我们在紧盯诈骗犯罪手法新变化、创新打击之策的同时,还要着力营造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良好风气,引导全社会关注关爱触网较少的老人、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就是要让普通民众的防骗意识,自觉地从“保证我不被骗”,到“提醒他人不被骗”,再到“注意身边是不是有诈骗”上。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社会形势如何发展变化,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不是单纯的技术攻防战,而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只有始终保持严打高压,协同共管共治,通过群防群治着力构建全民反诈防骗新格局,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