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说 7点前早餐半价 这样的“大学教育”可以有
近日,一所学校因早餐火了。据《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推出了限时半价早餐活动。不论是包子、馒头、瘦肉粥,还是面条、馄饨、蛋炒饭,只要在早上7点前点餐,都是半价。活动第二天早上6点多,食堂早餐档口就已排起了长龙。对于这项帮助大学生养成早起习惯的活动,网友纷纷点赞称,“叫醒大学生的不止是梦想,还有热气腾腾的半价早餐!”事实也证明,7点前早餐半价的举措,比给大学生讲要早起的大道理管用得多。这也给不少高校启发——结合实际情况,重视学生的“衔接教育”,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变化,培养良好习惯。
新学期开学,学生通常面临两个转变。一是由以前受疫情影响经常上网课,到全面恢复线下教学的转变;二是由超长寒假到开展正常学习生活的转变。面对这两个转变,难免有学生不适应,如开学后还在“放假模式”,作息时间调整不过来,早上起得晚了,来不及吃早餐等。而适应这一转变,一方面要靠学生自主调整,跟上学校教学节奏。但从现实情况看,真正能做到自主调整的学生并不多,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很容易陷入迷茫。因此,另一方面,就需要大学加以引导,尤其是在“转变”的关键期,要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这个新学期和以往相比,是特殊的。今年高校把寒假回校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适应性引导。这需要高校分析、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行为举止,做好特殊时期相应的“衔接教育”。“衔接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引导学生结合环境的变化,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作出新的适应环境的规划。这是每所高校都应该给学生的教育。以这所高校推出的7点前早餐半价为例,就是一种体验式的“衔接教育”。学校通过此举,引导学生要早起,走出寒假模式,也从“网课时间”中走出来。与学校给学生开会,讲要适应“转变”,做好规划的大道理相比,这样的“教育”更令学生喜闻乐见,也更深刻。当然,这样的“教育”能否起到长效作用,还有待观察。毕竟,开学限时7点前早餐半价活动,只是培养学生早起习惯的“引子”,最终还需将其内化为学生们的意识和行动,尤其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与自主规划能力,从而获益一生。
据《新京报》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