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2024-01-04 07:02:28 智能朗读: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价值取向,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不仅影响到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上,深刻阐释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目标。为政之本在于民,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根本价值所在。纵观党百年来的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从根本上解答了“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创造政绩就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树立“实干为民、实干惠民”的价值观,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毕生追求,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民情,问需于民、问难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促使各项政绩政策和政绩行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与人民利益切实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方面,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为人民谋福祉中树立政绩。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显绩”与“潜绩”的辩证统一。政绩就是为政之绩,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它既反映了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更体现了党执政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创业要多做做铺垫、打基础的好事,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这为党员干部“树什么样的政绩”指明了方向。创造显绩,但不唯GDP。“显绩”是容易量化、见效快的政绩,将“显绩”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味追求“显绩”就会滋生急功近利风气,出现“经济至上”“唯GDP论英雄”的倾向,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GDP的增长等问题,从而给地方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党员干部要突破传统政绩观的限制,摒弃“唯GDP论”的片面政绩观,以政绩目标多元化为原则,以更有效益、更有质量的发展为目标,将社会、生态、法治等指标作为政绩的重要内容。追求潜绩,筑牢发展之基。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党员干部在创造政绩时要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教育发展、市场环境培育、生态治理、社会保障等“潜绩”作为主要工作;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坚持近远协同、兼顾眼前与长远,既要以“金山银山”的“显绩”谋发展,更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用“绿水青山”的“潜绩”为子孙万代计。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的方法有助于事半功倍,优良的工作作风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党员干部要创造出人民满意的政绩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这也明确回答了党员干部“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树政绩就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始终坚持学、思、用相贯通和知、信、行相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政绩就要将调查研究作为干事创业的基本功,始终坚持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深、实、细、准、效”为原则,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制定符合国情和地方情况的施政之策。树政绩就要秉持严格落实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事业的成就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任何政绩的取得都是靠实干得来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扬实干精神,干在实处谋发展,以钉钉子的精神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蔡庭花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