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政绩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浮。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政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反对空谈、崇尚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其目的就是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强化党性锻炼。《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了要求,要求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优化思想方法,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持续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注重用好典型,加强案例教育,运用先进典型引导干部见贤思齐、担当实干。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调研成果交流会、谈心谈话等机会,深入剖析劳民伤财搞“政绩工程”的典型案例,深刻分析此类问题对党和人民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背后折射的政绩观偏差,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推动党员干部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的思想根基,增强党性自觉。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员干部要以为民造福为最大政绩,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首先要考虑群众的感受、尊重群众的意愿、维护群众的利益,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坚决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真正做到“造福于民”而不是“造势一时”。要掌握民情民意,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主动到偏远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去,多走乡间小路,多进平常人家,“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倾听百姓的诉求,实施更多有温度、求实效的助企纾困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务实帮扶行动。千头万绪的事,归根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要充分采纳群众智慧、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多出打基础、利长远的实招好招,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把人民的需要和要求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完善考核体系。要发挥考核的政治性、引领性、针对性,科学把握考核重点,对照党中央要求,结合发展实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增强考核指标设置精准性,加强约束性指标设置,公正合理作出评价,考准考实干部政绩。对于有作为、有成绩、有贡献的干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不担当不作为的领导班子和干部,严格依规依纪处理。通过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有力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忠诚履职、担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出业绩、出真业绩。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加强教育培训。要把正确政绩观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正确政绩观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对照党中央要求,结合地方和单位实际,开展干部调研、督促引导干部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真抓实干勇担当,练就过硬的业务水平。要教育引导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跑好高质量发展接力赛。要教育引导干部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以实践实干实效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要教育引导干部对群众有真情,倾听群众的呼声,通过入脑入心的思想教育,在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党员干部必须保证高效执行力,以时不我待、“事”不我待、“势”不我待的紧迫感,快马加鞭推进重点工作项目落实落地,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必须始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做到“五切忌”:切忌工作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强调善作善成、有始有终;切忌工作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强调深谋远虑、不骄不躁;切忌工作花拳绣腿、好大喜功,强调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切忌工作拈轻怕重、择易弃难,强调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切忌工作拘泥小节、忽视大局。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避免政绩观错位,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厚植担当精神,坚持把为民履职扛在肩上,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积极进取、担当实干、履职尽责的干部队伍,方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创造更多可感可及的新业绩。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部助教 贾国立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