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甘肃省强省会行动工作推进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智慧高效、安全健康的新时代美丽兰州。实施强省会行动,就是要推进兰州更好融入全国发展大局,辐射带动全省加快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纵向比较虽有进步,但横向对比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的发展变化,兰州发展整体上的差距依然明显,在经济总量、城乡居民收入、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更是存在较大差距。实施强省会行动,充分把握强省会行动政策机遇,深刻认识强省会行动背后的理论逻辑,找准新时代新征程兰州所处的历史方位,抢抓机遇、战胜挑战,以饱满的热情唱响实干和担当的主旋律,把兰州做大做强,打造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激发雁阵活力,带动全省经济整体跃迁。
实施强省会行动,要把握好政策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结构形式。”实施强省会行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一条切实可行的政策路径就是发展和壮大省会城市,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蓄水池”作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站在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和自身发展势能增强的历史交汇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先发力、带好头”的殷殷嘱托,把保护黄河生态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牢牢把握全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抓住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窗口,扛起推进强省会行动的使命担当,对标先进,争先进位,着力建设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持续提升兰州在全省的首位度,奋力带动全省统筹协调联动发展。
实施强省会行动,要发挥好“头雁”作用。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当群山无峰,则无山可现,无论是城市竞争、人口竞争,还是产业竞争,都需省会城市起到“领头雁”作用。从理论上看,强省会行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培育和打造区域发展“核心增长极”,更好地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实践要求。区域整体发展是一个从不均衡到均衡发展的过程,一个较大区域的发展,必须积极培育和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核心增长极”,推动人口、产业和创新要素向中心城市聚集,不断提高中心城市的人口首位度和经济首位度,催生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形成以中心城市为引擎,以周边区域为依托,以整个区域为腹地,充分利用区域内外资源和市场的经济协调融合发展体系。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门户城市、首位城市和龙头城市,是都市圈建设、城市群一体化和区域城市体系的主导者,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时,省会城市具有政策资源的便利性、要素资源的集聚性、产业结构的高端性、经济形态的前沿性及公共服务的高效性等明显比较优势。实施强省会行动,不仅能够推动兰州更好融入全国发展大局,而且能够使整个省域在基础设施、资源要素、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从省会城市强大的溢出辐射效应中受益,形成“省会强则全省强”的良好态势。
实施强省会行动,要破解好关键问题。重大机遇千载难逢,如何肩负起这个使命担当?城市发展面临的制约方方面面,兰州市要落实好强省会行动,必须紧紧扭住当前发展的关键问题。一要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城市提高综合竞争力,保障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动力。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兰州市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要方向,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的搭建,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具有影响力、辐射力以及带动力的产业链。培育并发展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支持具有突出优势的产业聚集区,建设新兴产业园区。二要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网络是各种辐射源发挥辐射效应的关键通道。全面提升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兰州铁路枢纽功能布局,形成以兰州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体、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协调并推进兰州与周边中心城市以及各个周边地区的路网建设,对现有路网进行优化升级,破解兰州市交通之困。三要高水平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形成错位布局、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格局。在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人才、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锚定目标打造西北产业创新中心。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讲师
马艳玲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