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以“五个融合”推动兰州红色文旅新发展

2023-07-06 08:15:55 智能朗读:

文旅深度融合是“十四五”时期兰州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全面提升兰州文旅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红色文化和旅游同时具有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融合有着必然性和必要性。促进兰州红色文旅发展,需用好本地特色资源,以“五个融合”为抓手,推动红色文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从而达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效果。

一是以资源融合助推品牌打造。做好兰州文旅的“红黄蓝绿”四篇文章,将甘工委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张一悟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与以黄河风情线为代表的黄河文旅资源、以兰州马拉松为代表的特色体育资源、以南北两山旅游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等文旅资源协同规划、协同开发、协同推介。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坚持统一领导、整体利用、互动发展的原则,在推进红色文化和各类文化资源的统筹开发和利用中,形成兰州文旅特色品牌。同时,建立动态资源数据库,综合利用5G、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整合全市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图书馆、文创园等文化资源,建立兰州文旅文创数据库,实现资源数据的可视化、动态化,为兰州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和打造兰州特色文旅品牌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是以功能融合助推品质提升。通过将红色文化与具有特定功能的专项旅游相融合,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带动各类文旅项目的内涵和品质有效提升。抓住“一老一少”和青年群体等重点人群,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康养、少年儿童需要的教育、青壮年需要的休闲等功能,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而布局重点领域。在改造、提升传统文旅文创功能区的文化承载、传播功能的同时,用好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将红色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推出红色+家庭亲子游,弘扬红色家风,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推出红色+团建游,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团结友善的工作氛围;推出红色+体育游等,弘扬红色体育精神,引导人们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出红色+节庆游,增强红色文化仪式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三是以主体融合助推市场开拓。协调好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单位、个人在内的红色文旅发展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共同推动兰州红色文旅发展。一方面,通过联席会议机制,共商制约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通过政策优化调整,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壮大市场主体,为兰州文旅融合发展注入生机活力,支持全市范围内有实力的文旅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依托文旅新业态,在更大的空间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助推兰州红色文旅品牌打造的同时,提升“兰州八办“、《大豆谣》等已有的红色品牌的影响力,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更多的文创产品、文艺精品,推动红色文旅资源的消费转化,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统一、双提升,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提供丰富产品和多元化选择。

四是以技术融合助推体验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托科技力量推进红色文旅数字化转型,是引领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促进红色文化焕发新生机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建设甘肃省红色文化旅游数字IP运营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元宇宙及5G、VR、AR等数字科技,为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方面,数字科技拓展了红色文化的资源保护、传播和传承形式,让革命文物跨越时间和空间实现可永久保存、可持续再现;另一方面,数字科技助推了红色旅游产品的创新和供给,借助5G、融媒体、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建设线上红色“云”展馆,将展馆文物灵活呈现在优质网络资源平台和数字终端,同时,运用裸眼3D、声光电等技术,将纪念馆和博物馆打造为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再现峥嵘岁月,通过互动参与提升游客的感官体验,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五是以战略融合助推力量聚合。将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红色引擎。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和讲好本地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赋能乡村特色旅游项目,使游客在游览田园风光、开展特色采摘、体验特色民宿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将红色文旅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相融合,利用兰州重要的铁路枢纽优势,在对外文化贸易中传播兰州铁路红色故事、展示兰州地域特色风情,增强兰州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不断塑造“一带一路”重镇的兰州形象。将红色文旅与国家公园建设相融合,兰州是拥有黄河、长城与长征文化资源的重点区域,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兰州段中的红色丰碑旅游线、长征胜利旅游线、红色沃土旅游线、英雄史诗旅游线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兰州段,以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兰州段中黄河文化的体验区、示范区等综合体,系统性开发建设、整体性管理运营。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将兰州红色资源与特色文化资源连点成线、织线成面,从而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兰州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 讲师

李欣阳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