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理解这一战略选择的科学内涵

2022-09-20 08:33:35 智能朗读: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回答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近百年来,党带领全体人民艰苦探索,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的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也全面建成了小康。进入新世纪,在全体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新发展理念阐明了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研判,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了及时地调整,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根本遵旨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党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新发展阶段,党对共同富裕目标进行了新部署,解决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我们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从发展动力上,继续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和成就,强调“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上来”,明确要求:要在已有改革基础上,立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在科学思维上,坚持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善于积极应变,既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统筹发展和安全,在谋划和推进发展的时候,要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从政治要求上,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从根本上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从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科技自强自立、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指明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优势关键、主体地位、重大任务、人民生活品质改善、安全发展底线等重大问题,这六个方面不仅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遵循,也是实现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

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对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性选择。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教授

李冰心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