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推进清廉兰州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2-08-30 08:27:36 智能朗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是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的法治理论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今年以来,兰州市系统推进清廉兰州建设,全市党员干部应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力争上游的政治生态“兰州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党同志都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教导,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脱离了群众,就会失去民心。我们要学习历史,根植未来,必须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依法治国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对国家的治理,特别强调宪法权威的树立,宪法和法律在治理国家过程中要超越其他社会行为规范,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我们要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大受益者。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实施体系、党内法规体系以及法治保障体系。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一个是职责明确,另一个是依法行政。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有法定权限范围、要按照法定的程序来行政。因此,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才能更好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抓住这个“关键少数”,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必须强化监督。全面依法治国决不能忽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不是局部的、某一个环节方面的法治建设任务,而是全局性的法治建设任务。因此,法治建设方针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适时调整,以适应新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我们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更加注重协同性、系统性、整体性,不断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它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理论指导。兰州市系统推进清廉兰州建设,全市党员干部必须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来武装头脑,忠于党和国家,不负人民的重托,聚焦管党治党突出问题,紧盯“关键少数”,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推进清廉兰州建设,让清廉成为兰州精神特质,切实向落实“强省会”战略注入“廉动力”,保障兰州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副教授 张凤英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