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悟清廉兰州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兰州市全面启动清廉兰州建设,这是兰州市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所作出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强省会”行动战略、推进兰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计划承接“清廉中国”建设国家战略,在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政治监督内涵及其要求的基础上,面向兰州实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清廉”是中华传统为官文化的至高追求。清廉指的是清白廉洁。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清”是一种应有的精神境界,是古往今来社会对官员的基本要求之一。“廉”被封建士大夫奉为立身处世的根本。《老子》告诫我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是常修为政之德的根本,也是练就如水品格的最根本保证。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晋哲学家杨泉说:“上不正,下参差”。清康熙帝认为:“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俨然成为了古代君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古代官场守则的重要规则。曾国藩写下过“以公震人,以勤治事,以廉律己”的警句,时刻不忘提醒自己修炼官德,至今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清廉”政府是新时代的政治底线不能动摇。中华民族把“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廉”不仅是国家的重要价值导向,也是治国安邦的基本准则。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建设清廉政府作为追求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清正廉洁”充分凸显了其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这一政治本色一刻也不能丢弃。苏联覆亡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特权导致贪污腐败盛行是亡党亡国的致命原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远的政治目标和理想的社会境界。
“清廉兰州”建设为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影响巨大而深远的一个积极变量就是高质量发展,这是认识和把握推进清廉建设的大背景。清廉兰州建设要顺应高质量发展大势,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把握兰州反腐败斗争地域性、阶段性特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传承发展中华民族清廉文化,着力形成清明政治导向、规范清廉政府行为、打造清正干部群体、赓续清朗文化血脉、营造清和社会环境。
一是推进清廉兰州建设,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共识之举。只有大力推进清廉建设,推动政府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才能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来自于清廉的政府形象。二是推进清廉兰州建设,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近年来,兰州市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放管服”上做文章,政府职能作用不断得到有效发挥。推进清廉建设,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通过简政放权实现权力瘦身,在改革中实现行政审批简化、监管强化、服务优化,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三是推进清廉建设,有利于转变干部作风。高质量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力量,作风是关键性因素。推进清廉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广大干部作风存在的痼疾,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转变作风,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真抓实干、办事高效的发展环境。推进清廉建设,就是要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铲除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温床,推动形成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治生态和透明、法治、公正、高效的商业生态,营造遵纪守法和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
清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这艘巨轮百年劈波斩浪奋勇前行的压舱石。清廉兰州建设须全体领导干部、党员、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坚守政治底线、民生底线、廉洁自律底线以上率下,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积极推动清廉兰州行稳致远。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 副教授 许克俭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