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软力量硬支撑 文化赋能强省会

2022-07-05 08:30:24 智能朗读: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报告深刻阐述了过去五年甘肃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谋划布局了今后五年全省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并且在甘肃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下提出,未来五年我们的主要抓手是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其中“强省会”是大势所趋,也是全省发展的需要,它既是重大的发展利好和机遇,又是更加艰巨的责任和挑战,既是能量的汇集,也是重任的担当。作为省会城市,兰州是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开放中心,是全省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地位举足轻重。同时,报告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提出“坚定不移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促进文化繁荣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撑。”这说明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是甘肃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强省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再次体现了文化繁荣发展是衡量民生改善程度及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深厚土壤,是深刻影响着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为实施强省会行动赋能助力。

增强文化影响力,让强省会有厚度。“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关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也指明了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来说也是如此,增加城市核心竞争力,需要借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让厚重的城市文化成为显著标识,因此持续提升文化影响力,增强城市文化厚度,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贯穿文化创作和文化供给的全过程,始终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开展常态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拓展舆论宣传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领正确价值导向,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群众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要不断挖掘利用城市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文化资源,厚植文化基因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和城市内涵。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渠道,让强省会有温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城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多样的现实情况,文化发展应当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是城市发展有温度的体现。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完成公共文化场馆升级转型,打造适应新时代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文化空间,特别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方面,继续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相融合,建设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坚持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打造丰富文化产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提高陇原文化产业发展质量,让强省会有力度。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传播、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平台,是文化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是文化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发挥着扶持、激励和引导、调控作用。落实好现有支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政策,制定出台利于对兰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进一步向推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在融合发展中用好资源、用足资源,为老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兰州是黄河上游的中心城市这一优势,以核心打造兰州为中心的“中国黄河之都”都市文旅产业集聚区为契机,打造文旅特色和文化品牌,继续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发挥兰州省会城市和中国西北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充分利用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在客源、交通、购物、会展、商务及旅游服务等方面的辐射优势,把文化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旅游、金融、科技等各方面的融合赋能,真正把兰州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高效转化成为黄河文化新地标,实现成为中国西北文化旅游集散地和中国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站的新目标。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网络信息科讲师 赵 玮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