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三重维度
纵观党的百年历史,紧要关头的掌舵、转折和定向,对历史发展、事业进步和党自身建设的影响极为深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召开并作出历史性、战略性决策的重要会议,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的提出,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实践概括凝练而成的重大政治成果,以更加明确的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导,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起团结一致、斗志昂扬、奋战伟业的磅礴力量,对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可以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未来维度三个方面来深刻把握。
一是历史维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两个确立”,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奋斗的结晶,也是历史经验的启迪、历史规律的昭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一贯强调领导核心的重大作用,承认并肯定无产阶级领袖的独特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权威观的内容之一,这也为“两个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纵观百年党史,从1935年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的七大,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的十五大,再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历史性地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论断,我们看到了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凝练概括,同时也必将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现实维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旗帜鲜明、正本清源地宣示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实现全面小康,从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到实现人民军队转型重塑,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到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无数“中国奇迹”的背后,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确保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推进。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政治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境界。
三是未来维度。“两个确立”的提出,对于凝聚思想共识,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实现伟大复兴征途中,在对待“两个确立”这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并将其转化为不断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俄乌冲突愈演愈烈,大国之间尤其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加剧,西方国家对崛起中的中国采取敌视态度,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纵观国内,我们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依然面临着经济转型、乡村振兴、就业保障等问题。面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严峻风险挑战,如果党中央没有核心、全党没有核心,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有着56个民族和14亿多人口的大国,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引,很容易“迷失方向”,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更需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去深刻领会学习把握“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只有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才能把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只有毫不动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党才有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才能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大变局中捕捉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国内外严峻挑战,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华章。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姜莹莹)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