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兰州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
兰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兰州市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会议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规划了兰州市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兰州市要从以下方面努力,才能实现这个五年的宏伟蓝图。
一、构建大兰州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首要任务就是要冲破相对封闭的思想观念,树立大兰州的发展理念。要以长远眼光,全球化思维,把握兰州发展与西北、与黄河流域、与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关系,推动兰州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全国各地合作交流,与周边城市融合互动,以开放促发展,以服务促开放。在产业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布局等方面,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兰西城市群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国内双循环等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区域间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参与国内大循环和产业分工,推动兰州“一心两翼”中心城市、兰西城市群和城镇带建设,带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要素聚合和循环,提升产业链韧性和供应链稳定性
通过对创新要素的挖掘与整合,解决创新生态不佳、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主体偏少、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建设西北区域创新驱动中心。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打造良好创新生态,改革妨碍创新的一切体制机制,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类创新人才创新活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兰州新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等平台的带动作用,构建“科技成果-孵化成果-现实生产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推动兰州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
三、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协同,打造西北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中心
产业链供应链是“双循环”的基础和纽带,兰州应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在西北甚至全国的协同建设,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兰州节点。要支持各产业园区延链、补链、稳链和强链,夯实“双循环”产业基础。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平台,降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成本,积极对接西宁、银川等省会城市,通过市场一体化、标准互认、跨区域建立研发机构、规则对接等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跨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兰西城市群城市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兰州产业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加快实施兰州新区临空经济区建设,提升“一带一路”建设对兰州、甘肃及兰西城市群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兰州新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和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的能力,打造西北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四、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入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兰州要围绕开放发展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广泛举办各类博览会、展销会、交流会、推介会,增进兰州各类人群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努力营造开放发展的氛围。要依托沟通沿海内地、联通西部边疆和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独特优势,全面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强化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文化交流,加强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货物集散中心建设,打造高层次多元化开放平台,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加快发展航空关联型的临空经济,将通道优势转化为口岸经济优势,进一步助推兰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五、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推进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先行示范区建设
要始终把生态保护摆在发展建设的优先位置,确保一切事项都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兰州要利用兰州高温高寒天气少,气候温润适宜的特点,明确提出宜居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制定宜居城市建设的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宜居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加强生态用地保障,积极推进城市绿地湿地建设,要持续开展土地绿化美化,鼓励市民投身到绿化活动中,积极推进周边山区绿化,有序推进移山造地,降低绿化成本,加强生态用水保障,强化水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地表水资源向生态用水倾斜,促进局部地区生态良性循环,确保兰州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六、强化消费升级供应,建设消费主导型城市
新发展格局下,兰州消费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部分人收入低,消费能力弱;另外一部分人拥有强大的消费潜力,但是没有释放的领域和场所。要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的劳动收入;丰富资本市场,提供稳妥而多样化的投资产品,建立适合不同职业人员的投资年金,增加人们的投资收益。要实施专项行动,汇聚国内外优质消费品,让更多全球消费精品在兰州的商场、博览会上架和展出,不仅有利于优化兰州市场布局结构、改善供给质量,释放本地及周边市场的需求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还能以区域内市场的循环畅通,吸引国际国内高端生产要素和高质量商品与服务,推动全球消费资源和要素在西北的生产流动、高效共享,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内需和外需、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七、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创建一流营商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兰州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扎实推进兰州基础设施建设,尽快使兰州基础设施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兰州交通拥堵和停车位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兰州出入口建设,推动各出入口安全畅通。推进市级医院软硬件优化升级,积极推动设立新的医院卫生机构,缓解医院医疗资源紧缺问题。进一步推进学校资源均衡化,推进教师教学资源均等配置,提高生均教育资源水平,大力发展托幼事业。进一步强化市民休闲广场、健身步道、人行桥涵通道、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公园、各类展馆、游乐场、敬老院、残疾人服务、殡葬殡仪等事业发展,构建设施先进,服务便捷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促进服务机关与服务对象良性互动,使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及时落地,清除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存在的“堵点”,让各种生产要素、各种优质资源按市场规律顺畅运转,真正使兰州成为投资沃土和创业乐园。
(作者系兰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副研究员)
房先平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