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的行动指南

2022-03-01 08:44:02 智能朗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日益繁重,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不断将法治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方向。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应当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同时,要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水平。二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政治立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三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适合中国国情、唯一正确的法治道路。我们必须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不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生物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强对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立法问题研究。着眼人民群众所急所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二是健全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把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重要环节,全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把全面深化政法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加快建设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三是健全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强化党内监督,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强化执法司法监督,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强化法律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监督。四是健全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律师、公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全面建设“智慧法治”,推进法治建设的网络化、智能化,推动科技与法治相互融合发展。五是健全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治国理政各领域。充分发挥党内法规制度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把党内法规体系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治理效能。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举措。一是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工作布局。着眼法治国家这个目标,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法治政府这个重点,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夯实法治社会这个基础,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实现法治建设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协同运转,从而最大限度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坚持把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为重要环节。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积极完善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推进公正司法,加快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和责任体系改革建设,提高司法机关办案质量和效率。推进全民守法,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推动全民法治素养不断提高。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 讲师 刘国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