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021-12-21 08:58:37 智能朗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个新论断的提出,对于我们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科学认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价值,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特征。具体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使命决定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也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前提。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并确保其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化、法律化的保障,推动人民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确保国家治理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二是14亿多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即人口规模巨大,经济规模巨大,超级复杂和难度极大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主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全新的视野、全新的思路,使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成功地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崭新现代化道路。

三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要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我们党适时提出,在新的征程上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更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更好地解决新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坚持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同时也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

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必须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实现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需要把两个文明相协调相统一互动,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现代化。

五是传承中国文化和光耀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助力与服务现代化的功能渐次增强,现代化也愈加需要传统文化为之筑牢民族根基。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提供的重大机遇中,正迎接挑战并乘势而上,积极参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构中,使自身成为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性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愈加呈现出丰富充沛的当代价值,成为现代化深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力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能脱离人类文明大道,更需要打牢深厚历史基础,亟待传统文化予以助力并发挥积极引领与有效纠偏作用;现代化在为传统文化转型提供时代条件的同时,也肩负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现实责任。

六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回顾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行了不懈努力。

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将现代化中的经济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和人的价值结合起来,将代内价值与代际价值结合起来,将民族价值与全球价值结合起来,将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承载力结合起来,将物质富裕与生态环境优化结合起来,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整体性文明进步中推进的现代化,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化,是将经济社会发展与增强人民群众源自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机统一起来的现代化,也是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达到整体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是在绿色科技、绿色创新、绿色增长、绿色生产力中体现出来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绿色现代化。

八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历史上看,欧美国家率先踏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它们的现代化路径曾被西方理论家奉为现代化唯一模式。然而,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大多数有三大输出——输出殖民、输出战争、输出矛盾,且在实现现代化后不同程度地出现贫富差距、社会分裂等弊病。而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不靠发动战争、不殖民掠夺、不欺负弱小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中国既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者,更将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探索,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系兰州市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兰州市社科联副主席 雷建勇)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