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提高法治素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11-23 08:34:45 智能朗读: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名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民主不是某个国家的创造或专利,而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在实践中能够调动绝大多数人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的制度。这种制度既包括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也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层面的“民意表达”。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基于不同的国情和文化,每个国家走向民主的道路也不尽相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汇聚最广泛的民意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而成为法律。法律被视为人民意志的表达,法治也被视为法律化了的人民意志之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这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民主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意味着人民需要具备相应的法治素养即对自身权利的觉知、对公权力的警醒以及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和自觉。法治素养水平越高越则现代化水平越高,其法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彰显,越能有利于加快或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提高公民对自身权利的觉知。公民对享有哪些权利,权利是否遭到侵害以及如何保障权利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基础内容。从近些年来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案例可以看出公民在证据意识、权利意识及诉讼意识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公民认为赋予个人权利即获取一定利益的正当性,个人权利有理由要求公共权力承担尊重、实现与保护的责任。比如2004年郝劲松状告北京铁路分局火车购物发票案、2013年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2019年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人脸识别第一案”等。对私权利的进一步觉知则表现为公民清楚地知道权利的边界,不会为实现自己的私利而危害他人、组织或集体的权利,知道在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让渡一部分私权来保证对秩序的维护、对效率的促进、对正义的追求。特别是在特殊时期和紧急状态,配合政府为恢复社会的正常运转所做出的应急管理措施。比如在抗击疫情期间遵守防疫要求居家隔离、汇报行程、接受核酸检测等服从行为都是公民私权利让步于公共利益,也是权利意识水平提高的体现,权利意识的强化也反过来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保持公民对公权力的警醒。公权力在市民社会中一直被视为“洪水猛兽”,需要“关进制度的笼子”才不会“为非作歹”。因为在现代国家,个人无法与拥有强大国家机器的政府抗衡,政府权力不应当过度介入社会生活、市场活动和私人空间,不应当挤压“手无寸铁”的私权。“法无授权即禁止”,制度的约束和控制才能使权力坚持维护和实现公益的正确方向。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权力天然的扩张性致使它必须被划定边界、制订程序、接受监督才能正当有效。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方面有了较大提升,这也体现在很多过去的冤假错案得到了纠正。但是如果单纯强调对权力的“五花大绑”也会一定程度上造成权力持有者不想干事、不敢干事,精密的制度设计也会抑制行政权力的创造力。“解铃还须系铃人”,公民作为制度设计的“源头活水”应当发挥更强的主观能动性,为保护私权发声也为行使公权疏浚。

增强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和自觉。实施法治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公民权益,公民的参与和支持是法治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培育公民法治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升公民作为法治国家建设主体的自觉性,锻炼公民以主体身份参与法治国家建设的能力。树立公民人格的独立性、积极性与自主性迫切需要确立平等对话、对等协商的政民关系,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民众为中心”转向,在各方面各领域全过程促进政府与公民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迫切需要主人翁地位法律化,健全诉求表达渠道和形式,为公民行使权利提供资源保障,实现以权利约束权力;迫切需要提升治理过程中公民意志的“存在感”,不论是提出立法建议、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或听证、提起行政诉讼还是违宪审查建议,都是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实践。这都需要作为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的人大,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讲师 王世馨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