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最新概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日益成熟的里程碑,体现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征、显著优势和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愿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人民民主时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从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到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直至最终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实践主线表明,在探索并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立足中国实际与人民意愿、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坚守初心使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提供可靠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落在实处。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在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中,强调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共同发挥作用,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保证了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统一,避免了一些西方国家“选时有民主,选完没民主”的弊病。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法律和制度安排,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贯通起来,支持并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决定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决不能依据地位、财富、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第十三届全国人大2980名代表中,少数民族、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均有上升,党政干部比例下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共438名,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0%;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同时,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不仅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并且通过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日常政治生活的权利,这与西方民主选举中“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及时听取并有效回应人民提出的现实诉求、解决人民面临的现实问题,真正做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充分协调各种利益诉求,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讲师 李欣阳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