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谱写新时代兰州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篇章

2021-09-28 08:35:45 智能朗读:

编者按:8月11日,兰州市社科理论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召开,省、市知名专家学者聚焦“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做了深入的理论交流和发言。现将兰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市社科联主席曾月梅、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欧阳波、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于军、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馆长袁志学等人四篇文章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是武装全党、带领人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的成立,开始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如今,中华民族又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们必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多快好省地建设“四个现代化”,成功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贸易大国,中国人民基本过上小康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同时,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武装思想、带领人民,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充分证明了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建设、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伟大奇迹。

贯彻精神、立足实际,奋力谱写兰州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篇章

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甘肃视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切实贯穿到学术研究、成果评价、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促进党的创新理论与各个学科、概念、范畴之间的融通,使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真正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中去。

要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兰州力量。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学术自觉,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担当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指示要求,按照立足实际,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为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繁荣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增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坚持以研究回答新时代兰州经济社会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做好决策咨询服务,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加强学风建设。建设兰州现代化中心城市,必须围绕兰州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始终着眼于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聚焦新时代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聚焦市委市政府关心的战略和策略问题,推出更多对市委市政府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事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优秀成果,为实现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努力谱写新时代兰州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篇章。

作者系兰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兰州市社科联主席 曾月梅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