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兰州要在兰西城市群建设中发挥好中心带动作用

2021-07-20 08:34:11 智能朗读:

省委书记尹弘在兰州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兰州要在服务发展大局上做贡献,加快建设兰西城市群,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兰西城市群在维护我国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关系到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兰州要在兰西城市群建设中发挥好中心带动作用。

兰州“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兰西城市群为兰州自身发展提供战略平台和契机,一方面兰西城市群是兰州对接国家战略、获得国家支持的最佳平台;另一方面兰西城市群建设为红古、河口地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兰西城市群是什么?城市群不是行政区,也区别于经济区,它是城市的区域化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本质是区域内城市间的紧密联系,目的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核心问题是城市间协调机制的建立。兰西城市群的本质就是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建立起的紧密联系。由于这种紧密联系尚未建立起来,所以兰西城市群并不因为国务院对城市群规划的批复而立即形成。也因此,《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兰西城市群任务的定位都是:培育发展。

兰州如何在培育发展兰西城市群中发挥中心带动作用?从总体思路看,《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兰西城市群“遵循城市群发展客观规律,走出一条城市群培育发展的新路”。所以,兰西城市群的总体思路就是:有为政府推动有效市场形成、二者形成合力,共促兰西城市群的培育发展。从战略意图看,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关系表现为“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发达地区在强大的市场力驱动下,各城市间已经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只不过这种紧密联系的特点是“竞争大于合作”,所以建立协调发展机制的意图是通过“有为政府”减少过度竞争、加强彼此合作,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兰西城市群区域市场力相对薄弱,各城市间紧密的联系尚未建立起来,基本不存在过度竞争问题。建立协调发展机制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加强彼此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争取国家层面有为政府的支持,即“抱团取暖”。欠发达地区“抱团取暖”、获得国家支持的典型例子是“三西”扶贫。“三西”扶贫工程使得甘肃河西地区、定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这三个没有直接联系的地区通过捆绑、打包,获得了国家统一的政策支持,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从战略方向看,兰西城市群框架下来说,兰州发展的战略方向一定是向西,是加强同青海省海东市和西宁市的联系,与白银、定西、临夏等省内市州的合作应该放在次要位置。要纠正一个误区:兰西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兰州和西宁,因此兰州的首要任务是与西宁合作。其实兰州与海东加强联系更具现实意义。战略重点。兰西城市群建设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程度深,但也正因为这样,不能全面铺开、平均用力、撒胡椒面。否则,表面上看,城市群内各个行政区、各个部门之间都在进行会商、接洽;但实质上,各种会商接洽都是浅尝辄止、流于形式,都没有甚至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兰西城市群建设一定要做到重点区域突破、重点领域带动,最终实现全面推进。

重点区域破题开局。重点区域是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承担着制度创新先行先试、路径模式探索开路的任务。国内发育程度最高的长三角城市群也是通过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另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提出“支持省际交界地区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新机制”。目前,兰西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中取得进展最大的就是红古区和民和县。红古区协同民和县编制完成了《红古区打造兰西城市群节点城市发展规划》和《甘青区域合作(民和-红古)示范区发展规划》,两区县建立了15个跨区域联动机制。红古民和在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合作潜力较大、合作愿望强烈。因此,兰州在兰西城市群建设中的重点是全力推进“红古-民和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

重点领域共建合作平台。城市群本质上是区域内城市间建立的以经济联系为核心的紧密联系,所以,交通、产业、商贸理应是城市间合作的重点领域。但兰西城市群的实际情况是:市场内生动力不足、需要“有为政府”推动“有效市场”形成。交通方面涉及跨省的大项目决定权在国家层面;产业和商贸主要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目前来看,城市间合作的潜力和需求都不大。兰州要同海东、西宁选择重点领域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共建合作平台,目的主要是对接国家战略、共同争取国家层面有为政府的支持。所以兰州、海东和西宁应当选择既能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又便于政府力更好发挥作用的生态环境、民族团结、公共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五个领域通过协同发展机制共建合作平台。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 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周旭明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