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开启黄河(兰州段)水污染治理新征程

2021-07-20 08:34:11 智能朗读:

省委书记尹弘在兰州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加强生态保护上有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治理好黄河、保护好黄河。兰州作为黄河上游的中心城市,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中承担着“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重要使命,水体健康与水污染密切相关,黄河(兰州段)要保持水体健康,就要抓好水污染治理。

坚持党的领导

确保水污染治理不偏航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自然、把握规律的治水实践史。新中国成立70多年黄河治理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黄河治理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制度优势体现在有强大的动员能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在财力、物力都不富裕的情况下,在黄河流域兴建了大批防洪、灌溉以及发电工程,发挥了重要治黄效应;作为国家战略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以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极大减少了黄河的输沙量,从根本上减轻了河患的威胁。黄河(兰州段)水污染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能偏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方向,这是保障其能够积极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沿着正确方向治理的根本保证。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使治理理念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1998年,中国发生大面积水灾,针对防洪能力不足、干旱缺水、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水利部门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利转变的新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针对黄河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思维,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黄河(兰州段)水污染治理指明了应当坚持的治理理念。

坚持规划引领

明确水污染治理目标

充分发挥《兰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兰州市黄河治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兰州市水安全保障专项规划》《河洪道利用专项规划》、《兰州市防洪专项规划》、《兰州市河湖岸线保护专项规划》、《兰州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等规划》等规划的引领作用,在充分尊重规律并与国家生态保护顶层设计紧密衔接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思路,制定《黄河(兰州段)水污染治理专项规划》,为黄河(兰州段)水污染治理设定治理目标及具体治理和改进的方案。

强化源头治理

从源头上改善水环境质量

一要加强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城市内涝点整治工程和黑臭水体整改工程进度,从源头上改善水环境质量。二要积极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作,入河排污口是连接水陆的关键“节点”,兰州市现有工业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入河排污口共32个,按照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持续优化排污许可登记、发证及证后管理工作,提高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严格执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做到“依证监管、依法处罚”。三要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排污口的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创新和完善监管平台

利用现代科技提高监管水平

一要全面开启 “大数据+河长制” 黄河生态管理新模式,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各级对河长制信息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应用,建立“暗访督查+无人机航拍监测+巡河APP+群众举报”为主要手段的黄河流域(兰州段)督查监管体系。二要健全完善公众参与平台,创新举报途径,对公众可利用的12314热线电话、水务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监督举报涉水问题的平台进行完善,并开发新的公众可利用的监督平台。

建立双向生态补偿机制

形成双方共担责任的治水机制

建立双向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国家《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一方面要建立兰州与上下游的双向生态补偿,加强入兰横断面水质检测,根据“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原则,协商确立黄河(兰州段)与上下游水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推进上下游联动,实现对跨境河流的联防共治;另一方面要建立黄河(兰州段)各区段之间的双向生态补偿机制,以利于激励各区段对所属区段的水质负责。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于金凤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