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决定勇气骨气底气的基本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这是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得出的重大结论、做出的重大判断和提出的重大要求,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是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动力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上讲,坚持人民立场,发现并掌握人类历史规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这一主义被中国人民接受之后,就成了一种认识和改造中国、挽救民族危亡、寻求中国出路的科学理论,成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和工人阶级斗争的武器。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上讲,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通过不断提高完善共产党的革命本领和执政能力,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以独特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刻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用鲜活丰富的中国理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特性上讲,以人民为中心,大公无私,通过不断淬炼共产党的人格感召力和引领力,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从历史逻辑来看,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这个过程是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历史过程。
长久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有骨气、有自信、有志气的民族,自信自强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世界史上最辉煌的国家文明。然而,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论是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均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期,领导干部面临的急难险重任务多,诱惑也多,如何能处顺境不骄,处逆境不怨,首先要问问自己心中的‘道义之锚'在哪里。”要植根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弄清楚“道义之锚”的历史逻辑,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源源不断地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从现实逻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坚实发展,我们已经形成广阔的国内市场,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才储备和治理优势,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进行什么样的发展和改革、怎样进行发展和改革这个重大问题。
一方面,我们必须准确研判形势,认清历史方位,抓住重要时间窗口期,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破解制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时刻警惕防范重大风险和各种挑战,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和力量,通过不断地改革完善,切实发挥好制度优势,获得全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才能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只要弄清楚实践逻辑,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就能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
严志钦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