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徐 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十四五”时期是兰州市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攻坚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打好产业基础。
首先明确总体思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十四五”是兰州市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攻坚期,也是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关键期。兰州市要以推进“十大生态产业”为统领、以重振“兰州制造”为抓手、以实施“三化”改造为突破,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系统性办法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结构性问题,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制造业高地。这是应该坚持的总体思路。
其次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就现代产业体系而言,它主要包括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这也是产业链供应链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因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应该侧重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兰州市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结合国家战略导向,提出重点扶持和一般指导的计划,整体考虑延链补链的重点,做好延链补链条工作整体规划和设计。
最后选准着力点。按照五中全会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兰州市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要实施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培育行动。兰州市是“一五”、“二五”期间国家工业项目落地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我市已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生物医药等产业在兰州经济中占比很高,举足轻重。兰州打造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对这些产业先进行摸底调查和排队,找出哪些传统产业有优势、哪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好,总之对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进行系统梳理,摸清兰州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有哪些,“长”在哪里,然后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优势产业,推行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着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促进产业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加快锻造长板。
二是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这是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十四五”时期兰州市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规划,针对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被“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和领域,发挥自身现有优势,集中力量,选取兰州具有产业竞争力的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军工装备、生物制品、重离子辐射应用等产业中某些方面作为突破点,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实现技术重大突破,争取能为国家改变“缺芯少核”现状做出兰州贡献。争取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布局兰州,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三是注重发挥企业的作用。实体经济是由工业、农业和部分服务业构成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典型产业。企业是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的微观主体,企业强,产业才能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着力增强企业活力和实力。“十四五”时期兰州市要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优化兼并重组,市场环境,支持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培育一批具有主导力的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的政策支持,要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实干家。
四是发挥创新方面的比较优势。科技创新与整个经济活动,特别是实体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它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市是我国典型的“科技强经济弱”的城市。兰州科研人才和科研机构在西部省会城市中排在前列,2020年兰州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兰州创新方面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人力资源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兰州市要继续加大引才力度,做好人才培养培育,强化人才支撑。要强化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五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当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面临不少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十四五”时期兰州市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落地改革举措、撬动资金、转换路径、优化服务、育好人才,推动创新要素汇聚,激发实体经济活力,重塑现代产业体系,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开好局、起好步。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