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强化“新四军”创新优势 锻造“强引擎”加速发展 兰州市以科技创新驱动城市竞争力跃升

2025-04-10 09:06:31 智能朗读:

近日,全市科技大会召开,为兰州市科技创新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兰州市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全力提升经济活力与城市竞争力。为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兰州市出台了《创新兰州2025年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将深化与在兰科研“新四军”(高校、科研院所、驻兰央企等)的合作,提升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质量,这不仅是一次科技体系的革新,更是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夯实创新根基

科研“新四军”向硬科技攀登

科技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方案》提出,今年兰州市将全面深化与科研“新四军”的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动力持续增强,在“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领域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体系化实施、场景化驱动、要素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生态。

根据目标任务,今年全市将发布企业技术需求1500项以上,挂牌科技成果350个以上,举办20场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新培育50家以上创新孵化载体、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及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纪(理)人总量突破900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300家,技术合同年成交额力争达到135亿元。

《方案》还提出,要强化基础研究布局。重点推进加速器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科研“新四军”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围绕低空经济、新型储能、同位素、动力电池、创新药物、未来材料等领域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和前瞻性技术研究,锻造更多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兰州“独门绝技”。

同时,兰州市还将加快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集中发力,持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活水”。

育“专才”塑“全才”

着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离不开深厚的基础研究和一流学科支撑。

《方案》明确,要强化一流学科建设,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在兰高校院所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科学谋划重点支撑学科,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前沿技术交叉融合。

在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的同时,兰州市将着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在核物理、干旱环境、生物医药、地球科学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的科技成果。

兰州市不仅要培养技术“专才”,更致力于锻造兼具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全才”。

从实验室到市场

创新活力全面释放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卡点”,离不开机制创新、场景搭建。为此,兰州市持续加强“高校院所+功能区+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方案》提出,2025年兰州市将促成重点科技成果转化100项以上,持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内生动力。通过在政策端精准发力,激发科研端、产业端协同互动,兰州创新生态正不断优化升级。

接下来,兰州高新区将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揭榜挂帅”试点,推进欧美同学会西北海创中心、省校企共生融合发展创新港主港、兰州大学·高新西部药谷、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数字经济产教联合体和独角兽加速器等一批重大平台建设。

在兰州生态创新城,兰州大学校友经济示范基地、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西北创新基地等产教融合项目加速落地,生态产业孵化园正逐步形成;城关区与兰州高新区推动兰州兽医研究所P3实验室、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等P3级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全球化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机制。

科技创新是兰州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创新兰州2025年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行动方案》不仅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了方向坐标,更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与活力。未来,随着基础研究的持续突破与学科建设的不断强化,兰州市将在科技创新浪潮中涌现更多原创成果,托举新质生产力的腾飞。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