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召开 兰州市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
2月28日,记者从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面落实1139工作部署,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务实的举措,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使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可圈可点,“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农”基础不断夯实
去年,全市一产增加值增速6.2%、达到74.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18元,同比增长7.6%。建成高标准农田6.87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33.1万亩(含兰州新区)、总产量35.8万吨(含兰州新区)。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分别出栏83.19万头、1.62万头、63.41万只、277.4万只,同比增长0.51%、11.23%、2.04%、3.8%;肉蛋奶产量17.19万吨、同比增长5.5%。实施农业保险险种26个,承保种植业面积120.83万亩、养殖业数量300.45万头(只),完成理赔1.19亿元,受益农户43581户次。
农业产业成效明显
在脱贫成果深化拓展工作中,我市加大防返贫监测帮扶力度,新识别监测对象231户846人,风险消除955户3286人,风险消除率61.5%。实施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培育链主企业23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个,产业链带动就业4.3万人。
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中,全市新签约纳统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项目16个,签约额34.4亿元,占省定年度纳统目标任务数的106.67%,累计到位资金20.4亿元,开工率81.25%;新签约纳统农业项目7个,到位资金6.94亿元,完成市级年度目标资金的115.67%。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我市通过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工程,榆中县高原夏菜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部通过认定,全市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7个。兰州高原夏菜、永登虹鳟鱼分别入选全国大暑节气名优特产品金名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特质农产品名录。
建成30个市级和美乡村
去年,我市发布《兰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指南》,全市域开展“3331”攻坚行动、“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成“烟雨兰山”“满城渔歌”等1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成市级和美乡村30个、县区级和美乡村56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40个。
农村活力持续增强
我市全面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国家级整镇试点、省级整村试点。全市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35亿元,村均收入达到35.66万元,同比增长28.06%。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全国试点,累计完成交易额4.71亿元,超过近8年总和。农村矛盾纠纷调解率99%。通过修订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农村彩礼普遍降至6万元以下,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责任编辑:马和相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